楔子 我曾见侬 在岁细那头(1 / 3)

嫡女商妃 花江泠 3381 字 2021-06-20

杨春初柳的街市上,因着冬日里残存的雪水刚融了不久,新结的春粮春果才摆上摊子,今儿个的集市变得格外热闹。

熙熙攘攘的人流里,走着一位年岁不过三十的妇人。一身简而不奢的素雅成色厚衫,却也掩盖不了妇人那张精秀清美的容颜,以及她身上散发的尊贵气度。妇人手里牵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小脸跟雪似的白皙透亮,正拿个藤竹编的小蝴蝶玩的不亦乐乎。

一路上,不时有人恭敬奉承地跟妇人打招呼,“林夫人好,带着小姐上集啊”,“林夫人的千金生的真是俊俏,跟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呢”。妇人微微一笑,一个个礼貌又有分寸地回应。小姑娘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对打招呼的人们一本正经地点着小脑袋。

这位林夫人牵着小姑娘,穿过喧嚣的人群,一路走到了城南香火最旺的闵音寺。

这时候正是春耕的好时节,又是个艳阳天气,来寺里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寺庙门口迎人的年轻僧侣见了林夫人,连忙双手合十,道声阿弥陀佛后,熟络地问候道,“林夫人梵心虔诚,又来给佛家上香了。”

林夫人的浅笑里似乎添上几许无奈,“这到了换季,身子便不大好了,来烧几柱香念念经文,祈求身子能早些恢复。”

小僧敛目点头,“夫人圣心,我佛自会慈悲护佑的,”说罢,便伸臂请了林夫人和小姑娘进到庙中。

两人走到一尊供奉在上的观世音菩萨面前,一齐行了三跪叩的礼,小姑娘嘴里还念念有词,“保佑娘的病快些好,日后都能太平康健”。

行完礼,林夫人爱抚地摸了摸小女孩的挽着编花双髻的脑袋,“小依,娘再在这里诵诵经文,你便到我身后等等。无趣的话也可在寺里四处转转,但莫要跑远了。”

被唤作“小依”的姑娘乖巧的点了点头,随着母亲闭目后的轻轻吟诵之声,她在庙里迈着转悠起来。转悠了几圈便觉得乏困,想找个坐处歇歇脚。忽然,不知道从哪扑闪来了一只莹蓝莹蓝的小蝴蝶,在小依头上绕了几圈,停在了门槛上,小依刚想上前去抓住它,它就灵巧的从寺庙后门飞跑了。

小依一瞬间忘记了母亲的嘱托,迈着小脚步跟蝴蝶从后门跑了出去。

一两个时辰过去了,日头已然西去,泛着橙红的夕光下,小依拖着快要跑断的两条腿,迷茫无助地行走在这处陌生的街道上——她既没有追上好看的小蝴蝶,也彻彻底底地迷了路。

这条街道僻静的出奇,一边是大门紧锁的高宅户院,一边是幽寂的护城河,她连想找个问路的人都没有。兜兜转转不知道走了多久,小依实在迈不开酸软的腿了,在一棵垂柳边蹲了下来,沮丧看着绿光浮动的河水,想起自己为了追那只蓝蝴蝶,没听母亲的嘱托乖乖等她,还把母亲亲手编的藤蝴蝶弄丢了……

小依越想越难过,最后干脆呜哇呜哇地大哭起来。

“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把脸哭花了多难看啊。”忽然,一阵柔和如风的声音在小依身后响了起来。

小依揉着泪眼模糊的脸颊,转身瞧过去,却瞧见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一身月白如华的衣衫,呷着丝颇有兴味的笑,眉眼里却带着春风般的温和。

小依愣愣地看着眼前自带仙气儿的少年,再想想自己迷路又满脸是泪的窘态,一阵委屈再次涌上心来,挤着眼睛又呜咽出好几大滴泪来。

少年见小依这副样子,轻笑一声——哪有委屈受成了这样的?他无奈地摇摇头,蹲下身子从袖口掏出一张绣了柳枝儿的白绢帕,慢慢轻轻地拭了小依眼角的泪珠子,再蘸了些随身携带的水囊里的水,把脸也给小依擦得干干净净。

小依睁着乌墨似的大眼睛看着眼前的少年——她第一次离除了父亲外的男孩子这么近过,近得连他脸上的绒毛都看的清。她本来该本着大家闺秀的身份说男女授受不亲的,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