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军训(2 / 3)

徐增寿也不过六七岁的样子。

除了徐达的这些儿子之外,剩下的马车中拉着徐达的亲戚朋友的儿子以及家生子。

家生子基本上都是徐达这些儿子的陪读,毕竟是大户人家,总要有几个陪读。

这些人林林总总加起来,差不多有十来个之多。

徐辉祖的马车停在了学堂的前面,徐辉祖指挥着带来的人走下马车,随后带着他们朝着学堂走去。

“陈先生,许久不见,今日可好啊?!”

徐辉祖来到陈松面前,朝着陈松拱手行礼,笑着问候。

陈松回了一礼,笑道:“还行吧,一切都好。先安排你这些弟弟都进去吧,我还要等候其他人。”

“这就进去!”徐辉祖回了一声带着他的这些弟弟走了进去。

接下来便是信国公的子嗣们,等来的人全都到达之后,已经是下午了。

在学堂的操场上,陈松站在操场中央搭建起来的高台上,大声的念着学堂的规章制度。

今天来的那些学生们站在高台的前方,静静的听着。

“诸位,新学学堂实施封闭管理。每五天放两天假,其余时间中,不允许出学堂一步。学生们的课程和饮食会由我亲自把关,从明天起,就算正式上课了。正式上课之后,会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军训......”

陈松说着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等陈松说到军训时,高台前面的这些人都是一脸茫然。

这个时代的学生,哪里会有军训这一说呢?

只是,这些事情陈松早已经和朱元璋通过气了,做起来也光明正大。

陈松将这些人脸上的迷茫尽收眼底,等读完所有的规章制度后,又着手开始详细的解释军训。

“诸位,我知道你们心里想的什么,你们可能很好奇,什么是军训。

军训,顾名思义,就是像军人一样训练,像军人一样吃穿住行......”

陈松将军训的好处一一说了出来。

好在现在是明初,徐达和汤和这些人对自家子嗣颇为上心,陈松军训之策,倒是没有引起多少不满。

“军训结束后,会对你们进行排班,排班结束之后,就会上课......”

陈松讲解着有关上课的事情。

目前,来的人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一些勋贵子弟。

陈松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招收工匠子弟。

只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步一步的做,不能太过着急。

讲解完所有的事情后,已经是黄昏。

早已经准备好的鞭炮响起,在新学学堂前面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

一朵朵烟花飞上天空,陈松站在新学学堂的大门前,看着天上炸响的烟花,一脸的笑容。

朱雄英站在陈松的旁边,一张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朱元璋坐在御书房中,虽然手中拿着毛笔,但却迟迟没有下笔。

“真是的,还搞什么军训,英儿年龄才多大,怎么能遭得住?”朱元璋皱着眉头。

陈松但是给朱元璋说这事的时候,朱元璋还非常同意,可等到朱雄英真正到军训的时,又埋怨起来。

正所谓隔辈亲,平日里对朱雄英疼爱有加。

也幸亏是陈松,要是其他人,朱元璋哪里会同意?

在朱元璋旁边有一张桌子,朱标坐在这张桌子前,替朱元璋分担着政事。

丞相制度算是废了,朱元璋手中的活也越来越多,所以便让朱标分担一些。

朱标拿起一份奏折,看向朱元璋,道:“爹,您这就是关心则乱。陈松还能对英儿不好吗?而且,照顾英儿的人也不少,每天发生的事情都会禀报回来,也没什么大事。”

朱雄英毕竟是未来的储君,就算是在陈松这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