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农场二代(2 / 2)

为才上映几天就有那么多人看过,才说明它火啊!”

电影的剧情安排是不是跟前世相同,何平无从得知,但从火爆程度上来说,应该比后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来应该是电影的拷贝还没有发到平县这个小县城,所以他也没听说过《牧马人》上映的消息。

庞英和江南一个是小学老师、一个是销售人员,都是外向人,有了话题之后想停下来都难。

何平得知了江南的身份,对他们农场的运作也很好奇。

“江南,你们农场多大面积?现在情况怎么样?以什么为主业啊?”

“我们农场那说起来可太大了,耕地有8万多亩,作物主要以玉米、黄豆为主。我们还有种苹果、梨、葡萄,还有牛和梅花鹿,我们那里光牛就有两千多头,梅花鹿一千多只。”

不愧是国营农场啊,这规模真不小。

“这两年效益不错吧?”

“那是,这两年经济向好,我们农场的东西特别受欢迎,比如说我们那的鹿茸和牛肉,都是供给京城的。”

江南说起农场,脸上浓浓的骄傲,跟这个年代所有的国营单位工人一样,爱场如家。

“那你们场里有多少人啊?”

江南想了一下,“职工少说四五千人,算上家属那就更多了。”

基本就是个小镇的水平了,现在的国营单位,只要规模稍大一点,那就是一个小社会,庞英不就是农场小学的老师嘛。

“那可真够大的。”

“这才哪到哪啊,我们这种农场在国内都拍不上号,龙江那边叫个农场都比我们规模大啊!”江南说道。

江南嘴上虽然说的谦虚,但何平还是能感受到他内心那股隐隐的骄傲。不是他刻意为之,只是这个时代国营农场里面的物质条件是要远远比国内其他地方高的,包括很多的国营工厂。

毕竟人家自己就是产这些东西的,而且还可以跟兄弟单位互通有无,所以这个年代在农场工作的幸福指数是要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

何平对农场的情况很有兴趣,他问了江南很多关于农场内部的问题,江南一点没有避讳的告诉了他,知无不言。

经过一番了解,何平也算是对这个年代的农场有了一些了解。在他规划里,韩屯未来肯定会跟农场打交道的,只是不知道是以怎样的方式。

漫长的旅程在几人的攀谈之中很快过去,临下车前,庞英和江南不舍的向何平与毛春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