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征地(2 / 2)

在建设中的作家村。

作家村的主体结构早在去年入冬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今年则主要是以水暖、电气、装修和室外道路、园林施工为主。

现阶段作家村的各个单体建筑都已经进入了装修收尾阶段。

室外绿化景观、园林施工也已经都完成大半,杨美应和朱鸣冈也完成了作家村内近半的壁画和雕塑。

何平到作家村工地召集施工单位开了个会,要求他们协调一下,优先保证完成作家宿舍的装修工作。

施工单位给出的承诺是半个月时间可以入住。

何平的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先让那一百多人在县政|府招待所对付半个月吧。

解决好人才们的食宿问题只是开始,接下来更重要的事是研究院的建设和研究项目、内容的确定。

总不能把人才都招来了,还不知道要研究什么,在哪研究。

关于研究院的建设,从何平给毛学山说完之后,平县县政|府就拿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三天时间内就通过了韩屯的要求。

把位于金坷垃饲料厂南侧不远的一块占地900亩的地块划拨给韩屯,用以建设农业研究院,在这其中有600亩地原本是当地村民的耕地。

在八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攀升,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的情况比比皆是。

今年3月,政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中发〔1986〕7号),文件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一般不得占用,确需占用的,必须同时落实新地。这一规定给现阶段占用耕地提供了一个还算合理的说法。

于是县政|府腾挪辗转,在其他地方又给当地村民开辟了新的耕地,同时又补偿了一笔费用。

这个年代还没有拆迁户一说,老百姓们也很朴实,政|府说占用就占用了,给补了新地就行。

不过这块建设用地毕竟是韩屯出于商业目的由县里代为征收的,何平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仗着老丈人占县里的便宜,让县里最终收取了每亩地五十块钱,共计三万块的征地补偿款。

地的问题解决之后,紧接着就是建设问题。用生不如用熟,何平用最快的速度把研究院的地勘、设计、施工敲定了下来,都是作家村的那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