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大势(七)(1 / 3)

北雄 河边草 3197 字 2021-10-24

在李破能不能入得长安城这件事上,李靖非常笃定,他想的和其实和别人差不多,长安城不是一座能够固守待援的城池。

洛阳也不是,只是李密参与了杨玄感之乱,那会因为杨玄感而死的洛阳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从贵族到平民,大批的人被杨玄感所惑,加入到了他的队伍中去,最终落得肝脑涂地。

可以说志大才疏的杨玄感,加上一个会出点馊主意的李密,让关西和洛阳门阀中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你瞧瞧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啊,杨广正率军征伐辽东,洛阳很空虚,长安也很空虚,杨玄感振臂一挥,门阀子弟闻声景从,据说来杨玄感麾下效力的人络绎于途,因为大家都想尽快把狂乱的杨广赶下去。

只是大家没料到这是个大坑,而且坑非常的大,填埋了不计其数的冤魂。

李密不但是挖坑人,后来他还加入了瓦岗军那样的匪帮,洛阳人非常的恨他,仇恨值甚至在拼命围攻洛阳的翟让之上。

所以虽说王世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相比之下,洛阳人更愿意给王世充出力,而非狗屁的魏公。

再加上洛阳大仓中有着充足的粮草,于是本不可能守得住的洛阳偏偏就创造了奇迹,被李密等人攻打了许多人,硬是一直矗立不倒,顺便也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长安会和洛阳一样吗?现实告诉人们,像李密那样的人,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了。

长安中的骚动持续了有些天了,开始的时候,长安令,各个卫府的将军们,长安各部守军,都还算恪尽职守,救火队员般在城中奔走。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谣言四起各种各样的流言也开始在城中各家府邸中传播 贵族们私底下在不停的聚会 商议着办法手段,以迎接将要到来的最糟糕的局面。

用暗流涌动来形容此时之局面是非常贴切的 普通人关门闭户 家中粮食却又不多,都焦急万分 一些城狐社鼠,趁机作乱 更弄的人心惶惶。

当年马邑郡的那场骚乱 一些细节处好像正在长安上演

大朝会已经停了几天了,小朝会却开的越发殷勤。

朝中重臣挨个被叫到宫中说话,李渊的脸上再次挂上了“唐公”式的微笑,自他称帝之后 可是许久没这么笑过了呢。

只是到底能拉拢多少人心 连他自己都晓得。

当年的唐公之所以能邀买人心,是因为他从不轻易与人为难,就像当年隋帝杨坚未登帝位时一般模样。

可一旦成了皇帝,很多惹人怨恨的事情便也无可避免的要来做上一做,杨氏如此 李氏亦如此。

杨坚登基前,大家都以为那是个老实人 尼姑养大的,也一定是个心善之人 宇家家的人太过阴狠残暴,换个姓杨的估计会好些。

可你瞧瞧杨坚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些什么?有人还会以为那个沉默寡言 颇为木讷的杨大郎是个好欺之人吗?

那些曾经推举他的人后来又都怎么样了呢?有几个落得了好下场 就算有 他儿子也都给收拾了。

李渊也无不同,仁慈宽厚的唐公一旦成了皇帝,嘴脸变得可比杨坚还快上几分呢。

白天里召见了太多的人,说了太多的话,想了太多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李定安那贼子终于率军来到了长安城下

李渊很慌,从所未有的恐惧正在他心中蔓延,他甚至想起了他南下长安的时候,杨氏那些人在想什么?

晚间依旧不停的有消息传来,比如说城下的敌军并未攻城,却正在制造些攻城用具。

哼,他李渊自己又非不知兵事,李定安带来的那点人马,又怎能攻得下长安大城?若是那点人马即能奏功,杨坚父子岂非要气的从坟里跳出来?

李定安无非是在等着城中的一些人献城而出罢了,如果不能,围上个三两个月,长安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