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6章 比山东复(2 / 3)

加在一起,又是一万多号人。再加上‘金山王亲自带头投降’的整个金山部,六千多人,以及那几万埋尸于马邑城外的奴隶炮灰,再不值钱,也总得算个每个人头三、五千钱、每个俘虏一、二千钱。林林总总算下来,单就是兵卒的赏钱,少府就要拿出十万万钱!这么一笔钱,倒也不是说少府拿不出来;而是这么多年的少府做下来,就算没有接受过后世的金融课程,阳城延也隐约悟到了一些浅显的金融尝试。就比如这十几万万钱,如果真的以‘赏赐’的名义撒出去,那绝对会立刻引发一场涵盖整个关中的通货膨胀!——大家伙都有钱了嘛~有钱了就肯定要花,大家都要花钱,市场需求就会变大;需求变大,供应量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就会让供求关系发生改变。供求关系改变,并朝着‘供不应求’的方向倾斜,就必然会导致物价上升。或许对于后世人而言,消费,是刺激经济的好事。但对于如今的汉室而言,消费,却是‘不稳定因素’的绝对代名词。相较于这样一场遍及全关中规模的大肆消费,长安朝堂显然还是更希望:大家带着各自的赏赐回家,饭照吃、觉照谁,最好一切都完好如初;谁都不要出去瞎显摆,也不要拖家带口去大购物。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像刘盈所说的这样:一应赏赐,不单纯发钱,而是发一部分的钱,另外一部分,则折为各式生活物资。这样操作下来,将士们得了赏钱,又得了少府出品的各式精美物资,虽然手里有了闲钱,却也没有了迫切消费的需求。——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少府都发了的嘛!就算想买东西,也根本没啥需要买的了。而且这样操作下来,这样一场‘全关中大消费’的狂欢,就等于被少府变相垄断。借着‘将赏赐折价,发放实物’的操作模式,少府就可以将这场全民大消费的利润,一分不差的装进自己的口袋。这样一番操作下来,该发的赏赐都发了,钱还没花出去多少;将士们领了赏钱,又领到了赏钱折价的少府物资,还省去了出门消费的麻烦,自然也乐得如此。一场本该爆发的消费潮,也被少府这一手‘实物赏赐’给扼杀在萌芽时期,关中的治安,得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就是这事儿·······怎么说呢·······——在有功将士的赏赐上抠抠搜搜,可着实有点不像刘盈的作风?正当阳城延带着这样的想法,偷偷打量起刘盈的神情时,便见刘盈那浅笑盈盈的面容之上,又悄然涌上些许哀伤。“除有功将士,此战,吾汉家亦有忠臣义士近千人,于马邑战殁;”语调哀沉的道出一语,刘盈不由伸出手,拿起那封由太尉靳歙亲笔所书的军报,朝阳城延扬了扬。“另有轻伤者万余,重伤不治者上千,因伤致残者,亦有数千·······”“此,皆因吾汉家之事,而死、伤之忠臣义士。”“——有功之将士,当以赏赐相酬;”“此辈死、伤,或残王事者,亦当重金抚恤,以免天下寒心······”听闻刘盈提起伤、亡,以及伤残将士的抚恤问题,阳城延也悄然敛去面上喜悦,神情满是严肃的沉沉一点头。便见刘盈继续说道:“朕意,凡轻伤者,当以钱、货抚之;”“重伤致残者,当以‘斩首一级’之例,赐与抚恤,另由少府不时以米布,酒肉相送,以供养之。”“及死王事,又或重伤不治者,皆尊之曰:英烈之士。”“一应抚恤,遵‘斩首三级’之例循;”“英烈之属,比山东复·······”随着刘盈低沉、哀婉的话语声,阳城延只连连点头不止;待听到这最后一句‘比山东复’,阳城延正连连点下的头,却不由滞在了半空。——比山东复!若说如今的汉室,有什么样的待遇规格,是所有汉人从一而终的人生追求,那除了‘开一脉之先河,为一宗之先祖’,那便是刘盈这句轻描澹写的‘比山东复’!要想理解这四个字所表达的含义,只需要知道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时的场景,就足以道明一切。汉七年,项籍自刎乌江,太祖高皇帝刘邦立汉国祚;随即下令:凡丰沛龙兴之所,永世不征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