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1章 迁中郎魏尚为云中守(2 / 4)

硬的措施、愈发强硬的姿态,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过去这些年所遭受的屈辱、所遭受的损失,汉家都必定会一点一点拿回来!

反观匈奴一方,或许会被马邑一战打疼,却也绝不会被打怕。

恰恰相反,仍旧沉迷于‘草原霸主’之美梦的匈奴人,必然会一扫过去,对汉室‘能不惹,尽量别惹’的温和态度。

哪怕只是出于报仇、维护草原霸主威严的考虑,匈奴人也必将会在马邑一战之后,采取愈发强硬的措施。

也就是说:汉室知道自己打得过匈奴人了,所以会愈发强硬;

而匈奴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打不过汉人了,所以也同样会愈发强硬。

双方同时强硬起来,谁都不退让,就必然会使双方的关系愈发紧张,并最终,促成一场必将发生的武装冲突。

这,就是马邑一战,为汉匈双方战略格局,所带来的变化。

——马邑一战,彻底唤醒了汉室的铮铮铁骨,和华夏民族‘炎黄之后’的自信,也同样唤醒了匈奴人不服输、不认输的坚韧特质!

在这样的变化之后,汉匈双方的矛盾,已经是没有了丝毫缓和的余地。

在过去,汉室不希望边境受到侵略,也自知暂时打不过匈奴人,所以即便是感到屈辱,也基本会满足匈奴人大部分要求;

而匈奴人,也同样不希望和汉室打个两败俱伤,所以即便觊觎中原的富庶,也很少会对长城以南的汉室疆域动心思。

但马邑一战之后,双方,都绝对不会再退让了。

因为汉室,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没有继续退让的必要;

至于匈奴,要想维护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便也绝没有退让的余地。

过去这些年,对汉室始终贯彻的强硬姿态,也会让匈奴人拒绝接受退让。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容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马邑一战,只是开端!

——在未来,在匈奴人熬过马邑一战带来的巨大损失、阵痛之后,汉匈全面战争,便将拉开序幕!

而在未来这场可能历时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汉匈大战当中,云中对汉室的战略意义,便可谓是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大汉第一太子

摊开地图,就不难发现:汉室的北方防线,其实是西边低、东边高;

自东边境的燕国右北平郡,到西边境的北地、陇右一线,汉室的边境线是一点点收缩向南,并于陇右、北地二郡的西北方向,勐地凹了下去。

凹下去的这部分,便是华夏民族遗落的王冠:河套草原,也就是如今汉室人口中的‘河南地’。

而在汉家这段自东向西逐渐收缩,到陇右、北地更是勐地凹下去的边境线上,云中城,却是极为耀眼,也极为关键的一个战略点。

——汉室实际掌控的北方边境线,于云中城的南北直线距离,超过三百里!

换而言之:云中城,是汉室插入草原的一座‘飞城’!

只要汉室无法突破汉匈边境线,位于边境线以北三百多里的云中城,就将立即成为一座孤城!

可即便是如此,云中城,也依旧被汉家朝堂花费巨大的精力,从汉七年维序至今。

为什么?

——因为云中,就是汉室插入匈奴草原的一枚钉子,是汉家设立在边境线以北数百里的前哨站!

为什么是汉七年?

——因为云中,是汉七年那场汉匈平城大战,太祖高皇帝刘邦凭借‘身陷白登之围’的代价,从匈奴人手里抢回来的!

为了能提前预知匈奴人的动向,同时,也为了能保留最后一丝‘北出长城,马踏草原’的可能性,云中城,就绝对不能脱离汉室的掌控!

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