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调整一天···(2 / 4)

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

程不识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甚至通宵达旦,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

那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汉武帝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李广当时是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但后来匈奴单于察觉到了汉朝的意图就退走了,因此诸路汉军无功而返。

四年后,李广以卫尉作为将军,从雁门出击匈奴。

匈奴兵势众多,击败了李广军,活捉了李广。

匈奴单于一直都知道李广的贤明,下令要活捉李广,匈奴的骑兵活捉了李广,把他放置在两匹马的中间的网上,李广躺在网上。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偷偷看到旁边有一个匈奴骑兵骑着是匹好马,李广突然跳上匈奴骑兵的马,驱策着马向南跑了数十里,与所属部下汇合,回到塞内。

数百名匈奴骑兵追击李广,李广用夺来的匈奴骑兵的弓箭射杀追兵,终于逃脱了。

李广回到汉朝,朝廷将李广交给官吏处置。

官吏认为李广损失重大,又被敌人活捉,应当斩首,后来李广赎为庶人。

过了几年,李广和退隐住在蓝田县的前颖阴侯的孙子灌强常到南山中打猎。

曾经在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兵外出,跟别人在田间饮酒。

回来到了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阻止李广。李广的从骑说:“这是前任李将军。”

霸陵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的呢!”就让李广住宿在霸陵亭下。

不多久,匈奴入侵辽西,杀太守,打败韩将军。韩将军转移到右北平,死了。

于是皇帝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霸陵尉与他一起赴任,霸陵尉来到后李广就杀了他,然后上书自行谢罪。

李广在右北平郡,匈奴都称呼他为“飞将军”,躲着李广,数年不敢入侵。

郎中令石建去世了,于是皇上征召李广接替石建作郎中令。

元朔六年,李广又调任为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郡出击匈奴。

各将领多有杀敌俘敌达到标准因功封侯的,而李广的部队没有功劳。

三年后,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和李广同行,分两路走。

走了大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骑兵包围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恐惧,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快马冲击敌人。

李敢独自带了几十名骑兵飞奔而去,直穿匈奴骑兵的包围圈,抄出敌军的左右两翼而回,报告李广说:“匈奴人容易对付。”士兵才安定下来。

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着四外,匈奴猛攻他们,箭下如雨。

汉兵死亡的超过一半,汉军的箭也快用完了。李广便命令士兵把弓拉开,不要放箭,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敌人的副将,射死了几个,匈奴人渐渐松懈。

恰巧天色黑了下来,军官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的神气同平常一样,更加精神振奋地指挥军队。军中士兵很佩服他的勇气。

第二天,继续奋力战斗,张骞的军队也到了,匈奴军队才解围而去。汉军疲乏了,不能去追击。

这时李广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去。

按汉朝的法律,张骞耽误了预定的日期,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