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四方反应(1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121 字 2021-12-21

天子被突厥人包围在雁门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洛阳。

此时洛阳朝廷只有杨昭次子杨倓在此监国。杨倓年幼仁弱,此事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因此他心惊胆战,毫无应对之策。

而因为杨广将重臣都带走了,朝中连个重臣都没有,能拿主意的只有內史侍郎韦津和太府卿元文都二人。

不过二人无论是官职还是资历,实在不足,根本没法安定人心。

此时洛阳也没有什么可调动的军队,河北、河南等地的府兵资源也已经枯竭,于是负责洛阳防御的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建议,可诏令天下州郡,自行组织军队前往雁门勤王。

元文都虽然觉得如此不妥,但也没有好办法。

尚书右丞张方翼反对此策,他认为允许各地组织勤王的军队,其兵将多是乌合之众,未必能打得过突厥骑兵,不过是白白送死。而且组建军队容易,裁撤军队困难。若是允许州郡自行组织军队,地方官吏必将因此而大肆扩充军队,到时州郡势力尾大不掉,极易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杨倓本就不敢任事,听到张方翼说得如此严重,更不敢擅自做主。

张方翼建议,可命河北、河南、等地剿匪的官军北上支援雁门,命各地州郡据城自守。等到天子脱困,再行布置剿匪之事。

众人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从张方翼的建议。

消息很快从洛阳向外扩散,大隋天子杨广被突厥人包围在雁门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

长安、洛阳、江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欢呼雀跃,兴奋异常;又有多少人震惊惶恐,日夜悲泣。

仇恨杨广的人开怀大笑,载歌载舞,就差放一串鞭炮庆祝。而那些大隋的忠臣孝子,则如丧考妣一般,恨不得以身代之。

······

长安,窦府。

自老伙计独孤整被他那好外甥杨广弄死后,兔死狐悲的窦抗平日里低调了许多。不低调不行啊,先是独孤整,又是李浑、李敏,又有吐万绪,再加上造反死的元弘嗣一家和杨玄感一家,关陇的老兄弟们所剩无几啊,谁知道哪天屠刀便降临到窦抗的头上。

不过窦抗并不甘心就这么憋屈的死去。他和杨广、黄明远斗了半辈子,他不甘心就这么败了。

可窦抗已经黔驴技穷了。

往常他们还能扶持一些势力威吓杨广,但这些根本不管用。杨广对于这些贱民的叛乱根本不在乎,他的目光始终盯着关陇世家不放。

正当窦抗有些无计可施的时候,此时一个叫刘文静的年轻人向他献了一条借刀杀人的计策,鼓动杨广北巡塞外,用急于报仇的突厥人来对付杨广。

窦抗为此付出了一大批的财货,又费劲心思,迎合天子,鼓动杨广出巡。

今日听得杨广被包围在雁门,危在旦夕,窦抗不禁欣喜若狂,这一切不费他们苦心孤诣啊。

只要杨广死了,他们便可在长安重立天子,一切都能回归正途,跟以前一模一样。

窦抗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敬独孤整,敬李浑,敬元弘嗣,敬杨玄感,也敬杨广,愿杨广能早日下地狱。

······

而在另一边,正在淮北平叛的王世充,正在拼命往代北赶。

王世充被黄明远调回中央之后,王世充不愿待在朝中,便整日里献媚于天子和虞世基,请求外放。

虽然王世充因为杀俘而被诟病,但杨广对其却是很欣赏。于是经过王世充的阿谀和虞世基的好话,在大业九年夏天,杨广又授予王世充兵权,以其为将,征讨位于淮南的乱匪。

王世充带着亲信南下两淮之地,并选拔两淮流民数千人,编为新军。

时山东巨盗孟让寇淮南。孟让是天下最早造反的乱匪领袖之一,后来与王薄在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