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四面楚歌(1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165 字 2021-12-21

始毕可汗带着残兵一路拼命北逃,侥幸脱线。

不过眼看身边军队早都溃散,只剩下一批亲卫,始毕可汗便准备停下来冒险收拢军队。他很清楚,军队是立身之本,一旦丢了军队,就是逃回草原,也不会有好下场,他的伯父都蓝可汗便是前车之鉴。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得带着军队返回草原,没多也得有少。

于是始毕可汗不顾勃帖等人的劝阻,冒险在怀仁堡停留,收拢残兵败将。

始毕可汗想得不错,在草原这个以实力论地位的地方,没有军队,他别说是突厥可汗,就是天神下凡,也没有用。

但始毕可汗却是小看了黄明远对他的重视,他想留下来,也得黄明远同意才是。

黄明远根本不会给他从容整顿败军还从容撤退的机会。

于是始毕可汗在怀仁堡收拢了接近两万的残兵败将,而黄明远也带着数万大军,将怀仁堡给团团包围。

怀仁堡不过是北地一个小城,且废弃多时,始毕可汗蜷缩其中,望着城外的隋军旗帜,满是忧惧。

他有些后悔为什么不听勃帖等人之言。

但是已经晚了,隋军将怀仁堡围的水泄不通,他便是想突围也难以成功。

此时始毕可汗困守孤城,灭亡只在须臾之间。隋军之中,不少将领纷纷请战,以为先锋。都知道始毕可汗的脑袋重要,都想荣立大功。

黄明远笑道:“咄吉世小儿已势穷矣,何必大费周章,浪费将士们的性命。”

于是命围城的隋军多设战车,遍插旗帜,以为千军万马。突厥人在城中观望,眼看隋军阵中,如旗帜的海洋一般,皆是无比惊惧。

隋军围城一日,黄明远始终未下令攻击,诸将不解。

这时杜如晦来黄明远军中献计,而与此同时,乙支文德也前来献计,两人正好撞个正着。

黄明远眼看二人相遇,便说道:“二位可是有破敌之良策,正巧我也思得一计。二位先不要说,不若我等三人皆写在纸上,一会各观优劣。”

二人没想到黄明远兴致如此高昂,乃从之。

黄明远接过二人的纸张,只见二人纸上皆是写着四个字,“四面楚歌”。黄明远乃

“哈哈”大笑。

二人不解其意,黄明远乃将自己写的纸张递给二人,竟然也是“四面楚歌”。

二人也不由称赞。

杜如晦更是擦擦额头,有个这么聪明的老大,这谋士真是难当啊。

四面楚歌,当初韩信亥下破项羽的计策。

今被围的是胡虏,唱楚歌当然不行,黄明远想的是胡笳。

这胡笳黄明远也会吹,声调是哀伤凄婉、回转悠长,吹奏出来的调子,几乎全是悲曲,能使人忧愁、思乡。

为了配合情景,黄明远还给突厥人特意选了刘琨的。当年刘琨被围晋阳,便是一曲胡笳退了匈奴数万大军。

黄明远乃下令军中,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帐下报到,很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吹奏起。

这胡笳之声,果然悲鸣。

于是黄明远令胡笳乐队,至于怀仁堡南吹奏。

此时怀仁堡中的突厥军队,正准备突围。始毕可汗传令,今夜四更,全军向北突围,俱要奋力当先,勿得退后!

诸将得令,暗地商议道:“诸军南来日久,衣袄破绽,未得缝补。且当前困守孤城,连日缺粮,救死不能,如何冲破隋军的重重围困?”

到了黄昏,天色渐晚,一众人成群,坐在城头,远望西下的夕阳,回想起草原的家人,思乡情切。再想想此时四野干戈,绝粮遭困,无不愁苦难耐。

众人在沉浸在忧伤的情怀之中,忽听高山之上,顺风吹下数声胡笳。

一曲悲歌,清和哀切,如怨如诉,透入愁怀,感动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