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京现代的故事(1 / 2)

沈笑夫继续翻看《汽车的故事》,看到了一篇《北京现代的故事》

回顾往日峥嵘岁月,北京现代所走过的每一步,步步都算数。通过梳理7年来北京现代的几个故事,来回顾其中历久弥新的时刻。

2002 破晓 500把镰刀开荒创业

破晓,是太阳冉冉初升之际。

n的起步阶段,我国的汽车市场张开怀抱大力“引进来”。这一年,首都北京的汽车工业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时刻。

打破局面的,是来自渤海对岸的韩国现代汽车。

韩国人做事热情直接,决不推脱。

当年4月,现代汽车与北京汽车初步形成合作基本框架,经过短短一个月时间,双方迅速敲定合作细节并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合同。

2002年10月18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北京现代”由此成为中国加入to后第一个合资汽车品牌。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樊副本部长回忆

“北京现代工厂筹备组进驻原北京轻型汽车公司厂区后,第一件事是每人发一把镰刀,把厂区内一尺多高的荒草先清理一遍。我们叫‘500把镰刀搞创业’。”

之后,北京现代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生产线改造。

12月23日,北京现代第一辆索纳塔轿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吹响了北京汽车工业复兴的“奏鸣曲”。

一年时间之内,北京现代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出车”的传奇速度。

从无到有,彼时的北京现代恰似破晓时辰的朝阳。

2005 朝食“首都名片”初印象

朝食,是吃早饭的时间。

2005年的北京现代也吃到了品牌口碑的第一顿饭。

在北京现代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早期,普通消费者对于这位来自渤海对岸的“韩国欧巴”多少持有一些不解。

毕竟上汽大众早在1984年就已登录我国市场,在消费密集的中级车领域内完成了妥善的布局。

对于韩国车这股“新势力”,消费者需要时间去认识。

真金不怕火炼。

在没有“先入为主”优势的情况下,2003年底上市的伊兰特仍然凭借着过硬的质价比担起了销量“主力军”大任。

伊兰特在上市的第一年,就取得了102749辆的销量佳绩,2005年销量更是达到176589辆,因此被不少用户誉为“家轿之王”。

在普通消费人群中得到良好声誉的同时,北京现代也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向b级市场发起冲击。

2005年2月,北京现代伊兰特正式向北京出租车公司交付运营。

得益于在油耗和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伊兰特受到出租车师傅们的一致称赞。

这一跑就是十几年,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喷涂着蓝黄车身的伊兰特在北京街头川流不息,北京现代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公众心中的“首都名片”。

2006 隅中第二工厂与技术中心联袂奠基

隅中,911点,是人们精神最好的时辰。

索纳塔和伊兰特的大获成功使北京现代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前序产品所积淀下的品牌影响力基础上,北京现代在20052006年间加速完成了一系列新产品的落地,其中不乏首款城市suv途胜、御翔、雅绅特等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

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北京现代完成了a0级、a级、b级、suv等多个细分市场的产品线覆盖。

不断扩张的产品线对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