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夫子庙(1 / 2)

在张起灵赠予阳鬼玺之后,杨青帝又用白玉钥匙打开紫金盒子,得到了另一枚阴鬼玺。

阴阳鬼玺时隔多年重聚一起,再次现世。

这双玺中蕴藏着一种杨青帝也看不透的东西,他也不急于一时半会儿完全掌握鬼玺如何使用,从琅琊追上巡游队伍,再一路回到咸阳,他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

算了算离开的天数以及巡游队伍的前进速度,约摸着始皇陛下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过了襄樊。

从巡游队伍中脱离前,陛下已经将他们此行的路线告诉了杨青帝,这在军中乃是机密,也足以见得陛下对他的信任程度。

秦皇率领的大军巡游速度不快,自齐鲁大地开拔后,会过九江、会稽,经淮河入中原,再过襄樊进入潇湘之地。

潇湘春秋战国时期乃是楚国苍梧、洞庭二郡,由此地再往南,便是百越之地了,那里有南夷作乱,是大秦治下尚未平乱之地,近些年来偶有战事爆发,除了北方胡狄,这便是大秦的第二心腹大患。

因此秦皇的巡游队伍,到了潇湘之后便会折返,直接从襄樊北上,回到咸阳。

杨青帝规划了下他们接下来的路线,打算从琅琊出发后,西行直奔中原大地,此后也是一样,过襄樊入潇湘,争取在巡游最后一站追上大军。

不过返回咸阳的话,他可能会考虑走另一条路。

湘水毗邻巴郡、蜀郡,巴蜀之地向来神秘,巫文化更是由来已久,甚至能追溯到上古时期,杨青帝想要在哪里找寻到更多上古神战的历史碎片。

……

这一日。

远远便见到了曲阜溪畔的那座夫子庙,小舟与竹竿在岸边缓缓停靠下后,燕青首当其冲第一个跳下竹筏,随后将绳索系上岸边石柱。

杨青帝伸手接了吕素上岸后,直言竹筏不稳,江水冰冷,让燕青把侍女二乔拉上岸来。

谁知道这个榆木疙瘩脸红脖子粗地憋出一句我要给公子探路后,便慌忙朝前边跑去。

心思何等通透的二乔倒也不气,轻轻一跳到了岸上,悠哉悠哉说了句“看来我的手比胡狄的刀还要锋利”。

杨青帝与吕素相视而笑,只看到燕青的脚步更加快了。

一行人沿着黄泥小路走了没多久,进入夫子庙后,便有了一条青石小径,接待他们的少年一边看着杨青帝发笑,一边解释说这是老先生他们师徒二人闲来无事,取山上碎石才铺就而成的。

模样娇美似女子的少年犹豫一下,走近杨青帝的身旁,轻声说道:“公子,您是怎么知道家师的?”

杨青帝轻笑一声。

倒也不是他认识这夫子庙中的老先生,只是当年随家父南下吴楚时,路过此地曾在这里借宿,当时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提罢了。

对于这个自鲁哀公时便建造的夫子宗庙,杨青帝谈不上喜欢,但也绝对没有恶感,天下穷酸儒生一个个古板得跟青铜塑像差不多,既没人气也无仙气,却偏偏自称要为这天下百姓谋求“安稳”二字。

杨青帝还记得当时下山,夫子庙里还有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书童,听完他将外面的世界侃得天花乱坠,在离别之际死活也要跟着他一同去闯荡江湖,最终以小书童挨了老先生一记脑瓜崩,杨青帝端了一下午的剑才算结束。

俊朗少年瞪着美眸:“公子,我瞧你佩着铜剑,武功可是怎样?有我师兄厉害吗?!”

杨青帝不由得一愣,脑海中出现一个小书童发呆时的模样,那时候他和燕青带着小书童去河里摸鱼,只有小书童是最争强好胜的,可偏偏鱼篓里总是干干净净,不自觉发笑的同时,拿手指了指走在前方的燕青,笑着说道:“我不厉害,倒是这位小哥的身手,远比我强上十万八千里,怎么样?”

小书童起先还只是谦虚自家师兄身手平淡无奇,可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