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京城形势(1 / 3)

“大将军何进很清楚这董卓不是自己人,是何进的人,何进根本不会犹豫,让董卓来还不如调皇埔嵩进京,这董卓据说先帝任并州牧,他却在河东郡逗留,在河东可是呆了三、四个月啊!不是静观其变是什么?一个尚未能独挡一面的外将想篡夺江山,闻所未闻,他是皇甫嵩这样的,手头上有几万人马或许还有可能,这就排除了董卓主动派人在京城打听,就算如此,仅仅凭他手里三千飞熊兵?就敢去雒阳,雒阳城门一关,城内城外有三万人拱卫京师,雒阳八关一封,他死定了,他不可能去京师的,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京城有人跟他合作,将消息传给他,准确来说董卓是京城这个人或者这个势力的狗,如果以逻辑去推,能圈养刺史州牧的世家就没有几个了!”

在场很多人都很清楚,连续几任并州刺史蔡湛、张懿,还有现在的丁原,都是袁家举荐的,答案呼之欲出。

“那么很明显了,袁家有足够力量却没有阻止董卓进京,为什么?”张任接着话茬说道,这也是不能理解的。

“借董卓消灭政敌!”贾诩长吁道。

张任看了一眼贾诩,自己这个姐夫对于人心的把握远强于自己,自己认可他的猜测。

“丁原我们早就知道是袁家支持下登上了并州刺史,现在也在南下!”

“因为袁家需要丁原和董卓相互制约,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袁家服务,消除政敌!”

张任笑眯眯道:“千里送人头!”

“主公意思是丁原会死在袁家人手里?还是董卓手里?”戏志才不理解道,丁原看起来也是袁家的人啊。

张任手指敲打着桌面:“现在袁家占了雒阳一半兵力,董卓只有三千飞熊兵,还有冯芳、夏牟和赵融三人的西园军,丁原这一队就是袁家拉过来压制董卓的,董卓现在辅政,人在至高权位上心态会变的,还会甘心寄人篱下吗?那么谁能真正掌握丁原部队,谁才是在雒阳有话语权,也就是说袁家也好董卓也好都要丁原的兵权,只是袁家或许还要装装好人,但董卓就不需要,志才不知道,董卓本来就是并州刺史转到河东郡太守,他在并州可是耕耘了很久,比丁原更久,我师兄吕布就是董卓手里提拔出来的,才有后来的狼骑营,我师兄本来对董卓就是感恩戴德,还有,他有并州牧的任命书,接手并州军队冠冕堂皇,更何况他有个好女婿!”

“牛辅?不是!”贾诩回想着:“我记得那个家伙,两颧骨高高凸起,嘴上八字胡子,下巴尖尖,一撮山羊胡子,叫什么来着?”

“李儒!”

“对,李儒,在你那本书里红色字,五星标出。”贾诩记得了,在张任红色字体五星标出的不够十人,每个都是能改变这个天下轨迹之人。

“只要没人拦住董卓,还让他有了辅政大权,李儒必定会让京城四周的兵力慢慢归属于董卓,可以拥有一半兵力,与袁家分庭抗争,从而掌握雒阳!”张任只是知道进入京城之后,董卓分别收下田园军其他几部,然后吞下远道而来的丁原军。

“所以袁家会和董卓失和?”戏志才有点不会相信:“就算失和董卓也不会将袁家怎么样,毕竟袁家还有一万多兵力在手!”

“不,袁家没有一万多兵力在手,而是在袁绍和袁术手上!”贾诩一笑。

“那还不是一样?”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赵云说道。

但张任和戏志才眼睛一亮。

“有几个不一样的地方,第一,袁家资源在谁手里?袁隗,下一代是袁基,袁基才是嫡长子,不是袁术更不是袁绍,袁术只是嫡子,不是嫡长子,备选项而已,袁绍更不是,备选项都不是,袁基只比袁术袁绍大一点点,但早就是太仆之位,九卿之一,在太仆之位近十年,主要是袁隗还在三公位置上,未来三公并不难,袁术现在还只是中郎将,袁绍司隶校尉,还是新上任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