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闻风而动(2 / 3)

唐枭 海风儿 257 字 2022-03-29

川和兴元府归治,也想维持关内三镇的表面团结,暂时不想为了洋州,撕破脸内讧。

......

金州州衙二堂,韦氏头领人物聚在一起焦急商量。

原来出兵洋州出了纰漏,镇守金州内城的三千扶风军,拒绝祖父的命令,不肯离开金州出征。

理由就一个,职责镇守金州,没有都督府或节度使大人军令,不敢擅离。

祖父这一次的出兵计划,来不及与韦扶风沟通。

关内三镇兵进长安,皇帝使人求援,祖父没理会,但却关注了关内发展形势,获得河东军有可能入关内的消息。

祖父猜度,河东军进入关内,关内三镇必然倾力对抗。

于是祖父集结军力,向江陵府要求出兵两万驻扎均州,随时准备北上夺取商州,林清雪答应了出兵。

祖父调集大半房州和均州兵力,去往金州待命,打算这一次趁虚夺取商州和洋州。

结果,驻扎金州的三千扶风军拒绝出征。

祖父脸色阴沉,身后左侧,站着一名身穿绯色官衣的人物,却是曾经为川南军监军的太监杨辉。

十数名韦氏头领各抒己见,有的不赞成出兵洋州,因为没有三千扶风军精锐出征,集结的两万金州治下军力,出征洋州的胜算不大。

有的却说,这一次是千载难逢的战机,就算没有三千扶风军,还有巴中军力北上进攻。

两面大军犄角进击,再散布河东军围困韩建的消息,洋州的潼关军必然军心骚乱,不战而逃。

“老八,你走一遭江陵府,说服那个林清雪。”祖父吩咐道。

韦康起身,道:“父亲,兵家之事,谨慎为妥,儿子觉得兵分两路不妥,何不先行夺取了商州,留守一万兵力,大军转战夺取洋州。”

祖父想了一下,道:“你还得去一遭,没有军令,出征商州的军力,未必转战洋州。”

“儿子愿走一遭。”韦康回应,他确实愿意跑腿,跑腿也是一种功劳。

“父亲,若是等待商州军力转战,只怕错失战机,河东军虽然兵入关内,但必定不能久留,河东军一旦走了,韩建就能够支援洋州。”韦扶风的二伯父,韦安说道。

韦康皱眉,道:“二哥,我们最好求稳,兵家忌讳

冒进,一旦进攻不利,金州危矣。”

韦安扭头,道:“八弟,金州城池坚固,还有精锐留守,更有外援。”

韦康道:“二哥,你亲自金州走到洋州,就会知道一路多么难行,很多地方只需小股敌军就能够阻杀数倍之敌,只有抵达洋州地界,才是一马平川,假如两万军力去了回不来,父亲大人损失的,不仅仅是军力,我们不宜急功。”

韦安愣怔,扭头看向父亲。

祖父若有所思,忽点头道:“老八说的在理,为父是不能急功贪婪。”

韦安沉默,祖父又道:“江陵府不用去了,追回两万军力进攻商州的军令,金州集结的军力进攻商州,老二随军,夺取后任职商州刺史。”

韦安喜悦,恭敬道:“儿子领命。”

“老八留下,散了吧。”祖父又道,众人辞礼散去。

韦康走到父亲近前,恭敬道:“父亲有何吩咐?”

祖父微笑道:“这次,你的见解非常好,为父是应该求稳。”

韦康苦笑,道:“不瞒父亲大人,儿子是没有取胜信心,也可以说是旁观者清,儿子认为,涉及军事,韦氏除了五哥和扶风,其它的都是赵括之流。”

祖父不动声色点头,韦康又道:“儿子说的旁观者清,一是指扶风军拒命,他们真的不能离开金州吗?当初十四弟出兵洋州,扶风军听令去往接应,已然有了前例,而这一次拒绝,原因就是没有获胜的希望。”

祖父点头,韦康又道:“二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