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杨云海(续)(2 / 3)

唐枭 海风儿 259 字 2022-04-24

涛轻语。

“请大人移步后院。”杨云海毫不犹豫回应,一起去往后院。

杨云海吩咐妻室守门,防备家人好奇偷听。

“大人有何指教?”杨云海问道。

王涛轻语:“我听的出来,是你不想回来,刘洪沂肯定也是私下命令你不许回去。”

杨云海听了不慌,点头道:“何应龙回去挨了二十军棍,军中也流传刘洪沂的回归意愿,但没有明确的军令,加上洱海郡君犒军优厚,没人愿意担责响应。”

王涛点头,道:“节度使大人不愿明面上走向对立,哗变引起的回归,一旦扶风侯追究,节度使大人必然交出替罪羊,刘洪沂不傻,只能逼迫你们。”

杨云海脸色阴沉,问道:“大人也是不看好节度使大人?”

王涛无奈道:“节度使大人优柔寡断,缺乏胆略,既不愿冒险一搏,又不舍节度使权势。

扶风侯使人策反我,我犹豫不定,直至川南军夺取西川才答应,但提出保全节度使一家性命富贵,日后给予郡王地位,扶风侯答应,给予我指挥使世袭。”

杨云海点头,道:“属下也是内心矛盾,在不久前的戎州草市大集,看着繁荣的交易场面,又了解扶风侯的南北方势力,才认为东川军没有希望翻盘,想着还回洱海,等待被川南军收编。”

“哦,听说王建北上陇右,大有作为,你说一说知道的局势。”王涛感兴趣询问。

杨云海回答一番,也说了大唐皇帝的现状。

王涛点头道:“王建枭雄,确实多谋善战,不过后续的统治很难乐观,造反的隐患太大。”

杨云海说道:“其实扶风侯应该趁着王建统治不稳,出动南北大军反攻陇右,王建多谋善战,日后必然威胁巨大,后果疲于应付。”

王涛说道:“你是军事角度认为应该先发制人,灭敌于立足不稳,但扶风侯需要求稳,他犯不上为了陇右,造成统治危机。

巴蜀乱战多年,人心厌战,远征陇右必然军心低迷,加上东川军的腹心之患,扶风侯只能保守。”

杨云海点头,王涛又道:“川南军有一个军事弱点,伤亡越多,负担的善后越重,川南军制的世袭,固然稳定统治,遏制了反叛,但弊病也是巨大。”

杨云海点头,问道:“大人,属下若是跟随大人,不知扶风侯能够给

予什么?”

王涛正容道:“彼一时此一时,川南军大势已成,你若不能立功,只能获得牙将世袭。”

杨云海神情平静,问道:“大人登门指教,莫非有什么事情需要属下效力?”

王涛点头,道:“你在东川军很多年,年岁渐长,若是还不能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此生再无勋贵希望。”

杨云海脸色微变,随即苦笑道:“大人,属下从未奢望勋贵。”

王涛摇头,淡然道:“出身勋贵世家的男儿,骨子里有着自我的骄傲,若是没什么本事,也就泯然众人。

你文武皆能,内心必然渴求勋贵荣光,类似扶风侯,为了勋贵荣光,不惜请求出征河东。”

杨云海微怔,意外道:“扶风侯出征河东,是为了获得勋贵?”

王涛点头,道:“扶风侯当年率领一千川南军,去往长安贡赋粮食,朝廷讨伐河东用不着他参与,他为了获得封侯,主动请求出征河东。

当初的扶风侯,内心尊崇朝廷,故而非常在意获得勋贵。”

杨云海点头,道:“属下愿听大人吩咐。”

王涛点头,道:“节度使大人猜疑刘洪沂背叛,打算军令调动刘洪沂回来议事,但调动只是一种试探,若是刘洪沂听令回归,则另一道军令,让刘洪沂再回去。”

杨云海点头倾听。

王涛继续道:“节度使大人决定,东川军轮番去往洱海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