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西巡(2 / 3)

唐枭 海风儿 84 字 2022-05-17

“郎君,洱海比这里如何?”李玉彤终于忍不住,询问,她已然清楚,父亲不能留在汉人地域。

韦扶风温和回答:“洱海大部分地域类似这里,不过大理城毕竟是南诏王都,外观成色类似以前的福州城,规模类似如今的一半福州城。”

李玉彤点头,韦扶风又道:“洱海美丽,苍山俊秀,四季如春,你可以去看一看,若是中意,我不介意你在那里建筑府宅,不过距离阆风府太远。”

李玉彤感动轻嗯,点点头。

韦扶风又笑语:“这里虽然蛮荒,但只要大力开拓,通商,日后就是第二个福州,但需要数十年的积累。”

李玉彤点头,扭头扫视一下,轻语:“这里给我的感觉,主要是危险,这里人的眼神,很不友好。”

韦扶风认同点头,他的大军进攻粤西,带给了这里战争灾难,战争的创伤造成仇恨。

不过蛮族习惯了争斗,更在乎利益得失,只要蛮酋臣服,用不了多久,底层就会忘掉仇恨,热情的对待‘客人’。

北方的草原民族也是一样,部落之间战争之后,前一天还血战的勇士,一旦合并之后,就‘忘掉’仇恨的在一起喝酒。

这一日,韦扶风一行抵达高州地域,远远望见一座巍峨大城。

李玉彤坐在滑竿上,惊讶的坐起张望,一路习惯了小城和简陋寨子,乍一见大城,几疑回到了端州。

“这座高州城,曾经是岭南沿海地域的统治中心,一度凌驾广州之上,广州主要是历代汉官治所,高州城是这里土著的王都。”步行的韦扶风微笑解释。

走到城门,韦扶风仰望城门之上的石雕匾额,满意的点头,匾额刻着四个大汉字‘蟠龙城东’。

这是韦扶风的指示,所有侯府节度所在城池,都要改换门匾。

镇守蟠龙城的侯府官员,在城门内迎接,他们之中只有府相,典军,推官和风信使长春,知道节度使大人前来巡视。

府相兼任高州刺史,典军相当于指挥使,推官掌管刑狱监察,风信使类同录事参军。

李骥身为明面上的最高官员,走在最前与迎接的官员说话,一起去往侯府。

侯府的前身是州衙,而州衙的前身是一座王宫或帅府,可谓经历了岁月变迁。

抵达侯府,进入大堂,知情的官员纷纷向韦扶风见礼。

宦官长春恭敬的站去李玉彤身旁,一切的变动顺理成章。

韦扶风微笑点头回应,随后还是请李骥上座,他和李玉彤侧坐,宦官长春则是侍立一旁。

李骥坐在正中主位,开始询问公事。

侯府六曹官,也就是高州六曹官,一一汇报,回答询问,继而推官汇报刑狱情况,最后典军和长春汇报。

长春条理清楚的汇报与蛮族交互,达成了彼此接受的税赋,徭役。

如今蟠龙节度府兵四千七百一十三人,韦扶风军令归属长春统领,外来镇军只负责镇守城池和仓储。

这时候,府相赵华起礼道:“节度使大人,属下认为,府兵征发的多了,超过了镇军一倍还多,不但损耗仓储,而且造反的隐患巨大。”

韦扶风回答:“有所投入,才能获得长久回报,本军愿意倒贴养兵,本军离开之后,你们宣布府兵可得镇军一半军饷,不足的,上禀郡治下拨。”

府相只好闭嘴,韦扶风又道:“当然,也不能白养府兵,适当的兴修水利,屯田,建筑城池,但一定要谨记,不可过分奴役,不可克扣酬劳吃食,生病了要及时治疗和允许休息。”

“奴婢遵命。”长春恭敬回应。

韦扶风看向典军,说道:“胡戈,镇军只管操练,守卫要害,保护官员。”

“属下遵命。”典军胡戈横臂军礼回应,他是出征粤西的兵马使,提拔为典军留下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