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皇帝的筹划(2 / 3)

唐枭 海风儿 257 字 2022-07-02

盾的无计可施,他不敢发动吞掉战争。

内战后果,造成淮南军渔翁得利,借机出兵吞掉江宁。

至于杜洪要求出兵宣州,冯弘鐸拒绝之后不悔,夺取宣州之后,还得帮助杜洪守住,造成江宁兵少危机,得不偿失。

......

长安城大明宫,昭宗接到‘韦雄’的请罪上书,陈述金州刺史病亡,扶风侯清洗金州刺史旧部,不得已矫旨出奔江宁。

昭宗看了心情良好,扶风侯的内忧外患,他之所愿,出奔江宁的八千军力,增加了上元府实力。

昭宗喊来胡三,也就是宦官长水,询问上元府驻军的给养问题。

长水听了不信出奔之说,升州刺史楚瑜是扶风侯,八千军力的出奔,分明是扶风侯调兵江宁。

长水虽然忠于皇帝,但也晓得大唐朝廷回天乏力,他说了实话没什么用,只能给皇帝添堵,弄的不好,皇帝一怒打死了他。

长水回答:“奴婢所知,江宁负担金陵郡王养军已是极限,出奔的八千军力,应当带有军需,短期无碍。”

昭宗点头,说道:“你走一遭淮南军,晓谕吴王不得阻挠韦昭度贡赋上元府,不然另任常州刺史。”

“奴婢领旨。”长水暗喜的恭敬回应。

“在外不得逗留,朕外事的人手不足。”昭宗要求。

“奴婢速去速归。”长水恭敬回应。

昭宗望向殿门,问道:“你说,要不要太子南下上元府?”

长水大吃一惊,迟疑不敢言,昭宗又道:“但说无妨。”

长水不能不答,谨慎说道:“奴婢以为,太子殿下年少,镇不住上元府军力,虚位于事无补,万一吴王心怀叵测,意图遥尊陛下太上。”

昭宗点头,又问:“你说朕南巡,扶风侯会不会阻挠,或途中扣留朕。”

长水回答:“韦相爷在,扶风侯不会阻挠或扣留陛下,韦相爷惜名声,宁死不愿成为史书奸臣,扶风侯不敢逼死韦相爷。”

昭宗又道:“你说朕,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杨广?”

长水吓的跪伏在地,不敢言,他理解皇帝的纠结绝望,负面想法太多。

皇帝没让长水一定回答,让他起来,又交给一个任务,去往杭州宣谕,命令钱镠朝贡上元府。

皇帝命人取来地图,吩咐长水领军一千南下,走金州,夔州,长沙府,择路去往福建,看望一下信都公主。

建启程向东,尝试能不能走过逆贼董昌占据的浙东,抵达浙西杭州宣谕。

之后,离开杭州,经过湖州抵达江宁,一千军力留驻江宁,再去往扬州宣谕。

皇帝的意思,就是让长水探路,皇帝害怕被杨行密扣留沦为傀儡。

假如杨行密无视圣谕,依然大江水道阻挠贡赋上元府,那么扶风侯的贡赋,走过两浙送到江宁。

说的兴起,昭宗指着地图,比划说道:“江宁这个地方,必然是吴王的眼中钉,江宁南面的钱镠,势力不如吴王,必然不愿江宁被吴王吞掉,故此贡赋上元府的可能性很大。”

长水点头,发愁的暗思:“浙东那里怎么过去?假扮商人或许过的去,带着一千军力,董昌吞的渣都不剩。”

昭宗仿佛看出长水想什么,点指浙东,说道:“浙东叛逆董昌,一直都被吴王和扶风侯纵容,一个争夺苏州牵制钱镠,一个按兵不动的阳奉阴违。”

长水吃惊,皇帝还是很明白的,又听道:“你打着扶风侯旗号走过浙东,逆贼不敢招惹扶风侯。”

“陛下圣明。”长水急忙恭维。

昭宗一摆手,轻语:“晓谕韦相,留人在金州候驾,朕不想日后抵达金州,遭受拒之门外的耻辱,宫外候着,朕给你点兵。”

“奴婢告退。”长水跪地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