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校场试技(2 / 3)

汉灵昭烈 七郎不姓杨 3259 字 2022-02-24

武松心道,也是。招募乡勇,说明这刘浩至少有勤王抗金之心,去看看也无妨。

校场果然很热闹。

等武松和亥言赶到校场门外时,只听得里面鼓声阵阵,不时还有喝彩叫好之声传来。

而在校场四周墙外的树上,也早已爬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看到兴奋之处,也是叫好连连。

武松二人见校场大门已经关闭,也只得寻得一株大树,攀到树上。好在,他二人能上的树,一般百姓根本上不去,也自是独享一片风景。

校场内的风景确实不错。引弓射箭,纵马奔驰,枪棒对练,来应募者各展所长,都想在这军中谋得一席之地。

此时,校场内又有一批应募者上前试技,这第一项就是射箭。

自宋以来,宋军对弓弩手的重视就较前朝更甚。所谓“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所以无论是选拔禁军,还是武举会试,射箭都是第一项要考验的内容。

说话间,十名应募者一字排开,准备引弓放箭。而其中一人却走到了校场的阅兵台前,向着台上的刘浩躬身抱拳行礼。

“启禀大人,小人有一事相求,望大人恩准。”

刘浩一看,只见此人年约二十出头,身高七尺,身姿雄健。再看面容,生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高鼻圆目,端是气宇不凡。

“你有何事?”刘浩问道。

“小人想请大人准许,将小人的箭垛移到百二十步之外。”那年轻人回道。

“哦?”闻听此言,刘浩也是一惊,心道,此人好大的口气。

要知道,宋军选拔弓箭手,早有一套教阅、测试的标准。箭手在六十步开外射八箭,射中五箭即为合格,而此时校场上的箭垛正是六十步。

此人居然要射一百二十步!

“你可知道,百步之外就需开三石之弓。”

“小人知道。”

“可今日校场内并未备有三石之弓。”

“小人自带之弓正好三石。”

刘浩一下子站了起来。他从军十余载,能开三石之弓的人,只听过,却从未见过。难道今日是天降良将吗?

“好!本官倒要见识一下。”刘浩道,“来人,将箭垛移到一百二十步之外。”

看着军卒将箭垛搬到一百二十步之外,整个校场内外顿时炸了。

百步穿杨的故事,别说树上看热闹的百姓只是在评书里听过。就连校场内这些行伍之人也以为只是传说而已。

“如何,今日这热闹是来对了吧?”亥言笑着对武松说道。

武松没接话,却想起一个人:那个金国神箭手脱不花。但即使是脱不花也只是箭快如连珠,而此人真能百步穿杨吗?

不,是一百二十步!

校场内外的议论喧嚣声渐息,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等着这后生引弓出箭。

一时间,只有丝丝风声掠耳,静得落针可闻。

只见这后生左手持弓,右手从箭囊中抽出三枝雕翎箭。他抬头看了一眼日头的方向,又扫了一眼树上飘动的枝叶。

张弓,搭箭。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首箭即出,又已是弓满而发,一时间竟是三箭追逐而去,飞而箭垛。

三声闷响之后,验靶的军卒高声喊道:“三箭皆中红心!”

刹那间,校场内外暴发出海啸般欢呼。

校场内的军卒纷纷以手中枪棒剁地,顿时尘土飞扬,震天动地。而树上有百姓一时忘乎所以,竟从树上跃了下来。

“真乃神人也。”

“是啊,这百步穿扬原来不是传说啊。”

“都说金人善射,这射术怕是金人也忘尘莫及啊。”

看热闹的,看门道的,都在这后生的三箭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