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信仰(1 / 4)

用过午膳,婉娘拎着篮子离开了。

莫敬山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太后娘娘想要迁都?”

“对。”秦鹿也没隐瞒,毕竟他是最好的建筑大师,日后新的都城还是需要他的,“迁到北黎,银钱足够了。”

对于银钱一事,莫敬山没觉得她在夸大,毕竟新帝可是查抄了前朝所有世家的家财,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按照他的预估,那些银钱,足以买下至少十座京都了。

“不意外的话,两年后就能迁都,这里莫先生多盯紧些。”秦鹿不可能天天在这边守着,宫里还有很多事需要她处理。

莫敬山自然无不答应。

大盛朝与北黎和南楚三足鼎立,西部还有几十上百的弹丸小国,曾经这些疆域都属于大康。

九百年前的大康先祖,出身贵族,当时天下纷争不断,大康先祖顺应天命,聚众起兵,后经过几十年的征战,最终一统天下。

大康之前的几任郡王都是英明贤主,虽说后期也有腐败君主,却总能隔着几代,出现一位中兴之主。

一直到大康末年,君主昏聩荒淫,最终惹得天下诸侯并举,将维持了近六百年的大康彻底覆灭。

后来经过百年战乱,几十个国家相继独立,最大的就是这三个国家。

而这三个国家的先祖,都曾经是大康极有势力的诸侯王。

可惜啊,这三个国家最终也不会逃脱被覆灭的命运。

不仅仅是大盛,北黎看似兵强马壮,可那边的百姓比之大盛都不遑多让。

财富聚集在世家权贵之手,底层百姓犹如在炼狱中挣扎求生,死一个权贵会引起血流成河,死一个平民连一丝的波澜都泛不起来。

而南楚,地处极南之地,林深浓密,瘴气之地居多,易守难攻。

看似太平的南楚,百姓的生活同样水深火热。

因南楚历代皇帝都喜欢大兴土木,百姓连年被征召,荒于农耕,饿死之人无数。

即便如此,南楚皇帝都没想过罢手,反而变着法的压榨百姓,试图把百姓最后的骨血都抽干。

莫敬山为了自己喜欢的建筑事业,常年游走天下,不仅仅是大盛,周边诸国也曾踏遍。

不管走到哪里,压榨与迫害从未停止。

这天下,就是一座炼狱,谁也无法逃脱。

如今秦夫人携其子突然出现,希望能给这片大地的百姓一个喘息的余地。

至于天下还未稳固,秦夫人便开始大兴土木,最初莫敬山是万分不齿的。

人找到自己面前时,他想着哪怕是死,也绝不会为这群人效命。

可随后莫敬山知道了,她不是修建皇宫殿宇,而是太学。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学子都能有个可以读书的地方,并且重新开创科举,给天下学子一个出路,给天下百姓一条活路。

如此,他内心触动,没有考虑便应了下来。

看到学校的平面图,莫敬山完完全全被震撼到了,这工程量极大,但是只要建成,必将成为不朽的功绩。

谁不想名垂青史呢?

当天下午,随着一阵阵铜锣声传荡开,上工的汉子们都放下了手里的工具。

他们按照号牌,走不同的队伍去领取今日的薪酬。

一个汉子领了五十个铜板,分量不轻,拿在手里时,心底的担忧瞬间消散了。

本来嘛,为皇家做事,在前朝是壮丁,一户人家每年必须要出一个壮丁劳作三个月,没钱可拿。

现在好了,五十个铜板真的很多很多了。

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五个孩子,正好今日去割一斤肉,回家给孩子们添点油水。

“大人,咱们这个活儿能干多久?”他走到旁边给后边的人让了位置,眼含期待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