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谁能解决那个太阳(1 / 2)

这一天是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一天。

江琬正在过问各地红薯的生长情况,余松柏则在激动地禀报:“王妃,您上次分过来的第十号种藤,虽然还在生长,但结出来的地瓜最大的已经超过成人两个拳头大了。”

也就是说,这样的红薯,单个儿的大小一般已经超过一斤,拎起来能有五六寸长,成人拳头粗。

就这种红薯,如果挖出来做粮食吃,其实已经算得上是超级大丰收了。但这些红薯还在长,它们还有继续生长壮大的空间!

这意味着什么?

余松柏激动得简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不是消息闭塞的愚昧百姓,如今大周各地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可是知道得很。

那可真是,说一句赤地千里或许有些过——毕竟大旱还只持续了几個月,各地的河流湖泊中总有些存水,地下水资源也尚未完全枯竭,还不至于到赤地千里的程度。。

但全大周的粮食,除了晴州都减产了,这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

那不是一般的减产,是减产到许多普通百姓大约都会挺不过去的那种程度。

就是各地的地方豪强,也都大受其伤,日子非常不好过。

在往年,天气正常的时候,有些地方会有旱灾, 有些地方会有水灾,可总有一部分地方, 能维持住一个风调雨顺。

一般来说, 是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旱, 或者所有地方都涝的。

这样,就算是一地有难, 朝廷也还能调集其它没有受灾地区的资源,给予赈灾,给予支援。

可要是所有地方都受灾了呢?

这又该怎么办?

余松柏是想不出来该怎么办了, 并且,新帝那边,好像确实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因为关于这次大灾,朝廷没能给出任何有效的应对。

是的,新帝没有赈灾。

他赈不了这么多地方的灾, 依靠镐都城内的各大官仓, 他最多也只能维持住京畿一带不生民乱。

然后, 他还在疯狂地募兵。

官仓的粮食不能随便放, 主要放给有子弟参军的家庭。

齐王的这种举动简直都有些像是末日前的狂欢,通过他的这种反应,江琬在晴州这边都仿佛能看到一个被逼在夹角的伪王,是如何瑟瑟发抖,狂乱无措的。

齐王的处境很不好,这也不仅仅是因为旱灾, 同时还因为密贵妃。

秦夙和江琬那一趟上京,可以说是掀掉了新帝的半块面皮,砍掉了他的一条臂膀。

死去的那些窥神境高手且不说,就说密贵妃离奇死亡在先帝入葬时, 这个诡异的巧合就足够这位新帝被人戳着脊梁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抬不起头了。

齐王已经威严扫地,秦夙入京带来的影响是绵长的, 即便他人已离去, 留下的风暴却并不能轻易止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齐王又为什么还能坐在这个帝位上, 不被赶下台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世家天下的本质了。

可这并不是说, 其他世家就没有影响力了,失去力量了。

只是在皇权正盛的时候,世家们一般都会选择蛰伏。反正就是低着头,老实听话,做忠臣,做顺民。

可一旦皇权衰弱,那好了,世家们的狂欢就该到来了。

他们就会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鬣狗一样,疯狂地向着皇权扑击,围堵,以求瓜分到更多的利益。

如今的新帝,则正正好就处在这样一个被扑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