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囚韩信(1 / 2)

陈平继而道,“臣窃以为,陛下若以谋反为由去讨伐韩信,无异于以身饲虎。臣担心陛下及天下的安危。”

刘邦和底下的众将官面面相觑,他很是颓然地问陈平,

“这事已然走到了这一步,这下该怎么办?”

陈平叹了一口气,进谏道,

“用君臣的名分赌一把。

秦之前天子有巡狩的方式与诸侯会面。

臣听说南方离楚地比较近的地方有一个叫云梦泽的,陛下可以佯作故地重游,召集各路诸侯到陈县相会。

陈与韩信的楚国相近,他如果没有异心,必然会先行到近前来迎接。

这就是不二的机会。不过这得做到高度保密才行。”

刘邦觉得可行,就采取了陈平的谋略,先向各诸侯国发了召集令,再带上陈平浩浩荡荡地开往陈县。

陈平很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刘邦现在的意图很明显,这主意是自己出的,如果成了,不见得有什么功劳;但是一旦失败,刘邦跑不了,出馊主意的陈平也会把自己搭进去的。

不过事情远远地比陈平预料的要好很多,刘邦一行人还没有到陈县时,就看见韩信带着百十号人早早地侯在了路旁,陈平松了一口气。

打心底里说,他先前在刘邦和众将军面前说的那些话多少有点拿韩信的余威吓唬人的味道。

他心里清楚,要是真和刘邦针尖对麦芒,韩信根本就不是对手。先不说刘邦有忠心耿耿的萧何那样的贤内助,就说韩信在得了齐王封号后派出去打仗的曹参和灌婴两员大将也都是刘邦的人。

韩信或许指挥作战很厉害,他训练新兵也够强,但是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骁将来,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还不如项羽。

人给自己的定位很重要,这个韩信,有将天下雄兵的才能,却没有对刘邦的赤诚的臣子之心,更没有“不成功便成仁”毅然决然的果断,人生悲剧的可能性比较大。

正当陈平心里感到安慰的时候,韩信递给了刘邦一个木匣子,里面装着钟离眜的头颅,陈平心中暗自为韩信叫苦。

那个钟离眜也是个没脑子的,在垓下投降选错了主,如果选的是刘邦,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选韩信,他顶多算一臣子,对于曾经的项羽的大将的去留,他根本没有发言权。

陈平从来没在刘邦跟前听说过钟离眜就在韩信处,现在韩信还上赶着给刘邦送眼药,真是蠢到家了。

刘邦在他跟前安插眼线,他却没能在刘邦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真是高下立现。

不过这也正好择清了陈平和韩信的关系。

韩信刚到刘邦车驾前,还没来得及下拜,就被提前安排好的武士给反剪了双手,韩信大恐,

“天下大定,我为鱼肉耳!”

陈平看得出来,韩信的这些举动让刘邦杀他的心也有了些许的动摇,不知是出于舆论还是旧情,刘邦说道,

“如果你造反的事纯属谬传,自有朕为你做主,还你一个公道。”

等到诸侯都到来时,刘邦把楚地尽行收入囊中。

陈平一直在猜测这个秦汉时期最会打仗的韩信的结局会如何。

刘邦收了楚地后,把代表楚地兵权的符节交给陈平保管,把陈平吓得个多半死,在这草木皆兵的敏感时期,看似非常高大上的兵权简直就是个催命符。

陈平直接拒绝道,“我连那年老体衰的艄公都打不过,怕是守不住这么重要的东西。”

刘邦瞪了他两眼,“朕知道你打不过他,我也没指望你会带兵打仗。

只是让你暂且代为保管直到回宫,听命就是了。”

被缚的韩信被塞进了后车,刘邦还时不时地派人关照一下他的饮食身体状况。

陈平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