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吴王刘濞(七)(1 / 2)

刘濞说的话很有道理,陈平在心中暗暗地记下了。

在短期内这样做没错的,可时间长了其中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一开始是因为财力的缘故,不出所料的话,时间一长,刘濞的实力会空前地强盛,以他那事事处处都想要压人一头的性格,怎会甘居人下?

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凌主的权臣要么是谋反的贼子。

陈平很是佩服刘邦看人的眼光。

不过他此行是为了了却樊哙的心愿,习得歌舞,如果中够幸运的话,还能碰上一个两个的真格的楚地巫医,把樊哙的身体好好地调理一下,延年益寿什么的也不错。

而且一时半会的,刘濞还不会有那种造反的实力,以他的精明,断不会冒冒然地扯起反旗的。

吴地近南粤。

当初刘邦能容忍南粤有个异姓王存在于大汉的疆土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和人口很有限,南粤在那时只能算是一方没有多少价值的蛮荒之地。

刘邦封南粤王一方面是让他替汉朝守住那一方疆土,让大汉的面子上更好看一点;另一方面是能不动兵戈就用怀柔的方法更符合实际。

陈平一看到这两艘大船,第一反应不是它有多奢华,而是它有多结实多实用。

登上船的最高一层,远处江水和长天在地平线处连在了一起,烟波浩渺,浩浩荡荡,甚是壮观,其气势把久经沙场的陈平和樊哙俩人都镇住了。

刘濞很满意他俩的反应,说道,

“登高望远。如果不是我这楼船,吴地人还没有这样的机会欣赏这么壮丽的江景呢。”

机会来了。

陈平故意撇了撇嘴,“你这船高是高,也够大。可又有谁知道它是不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呶——”陈平指着江面的远处,刺激刘濞道,“要能在江上自由航行才行。”

刘濞被激得满脸通红,陈平却不给他任何分辩的机会,像个乡下小集市上斤斤计较的奸猾的老大爷一样,

“你当我不知道。长安城中也有从东海来的客商,他们说东海郡那头,水性好的渔民可以带着他们的小船在狂风巨浪中全身而退。

人家小船都可以,要是你这大船经不起一击,就没什么好吹嘘的啦。”

其实陈平想用的是“自豪”这个更能让人接受的词,但是他想从刘濞处打听得更多的消息,只得用精神上打压的方法来刺激刘濞来不及多作思考,让他自己说。

大概楼船是刘濞最得意的物件之一,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一样,被人那样贬损一通,他果然乱了分寸,

“什么叫不堪一击?我这船是请了最好的木匠师傅,找了最好的造船人,历时将近一年半才算完成了。

不是我夸的话,我这船运兵能力是当下大汉朝中最强的。

呶,一艘船,可以运送两千精兵。

要是南粤胆敢造反,我给朝廷贡献个几十艘这样的船,不消几日,定会打得那些个南粤蛮子呼天抢地的。”

陈平算是听明白了,这才算是刘濞真正的打算吧?

这种船在北方除了当摆设,实在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它却可以作为守护南地某些地方的神兵利器。

当然,是在足够牢实的前提下的。

也不排除,刘濞有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甚至问鼎大汉的的可能。作为一个诸侯国,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准备。

也有可能是陈平多想了。

但不管怎样,如果真有刘濞夸的那种奇效的话,陈平想替朝廷化个缘,把这造船的图纸拿到手,为以后大汉的长治久安作打算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陈平再诈道,“谁都说得出漂亮话,可是实际情况如何,还得用事实说话更让人信服。”

刘濞也不是吃素的,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