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来自沛县的弓(1 / 2)

陈平回到家后最想干的事就是饱饱地吃一顿,再美美地睡上一觉,谁知道张丽传了这么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

他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困意满满地说道,

“千年人参果然不是白享用的。要不还是把我抬宫里去吧。我怕我再不合眼,还没等到宫门口,就得等陛下赏赐棺材了!”

然后,陈平就沉沉地睡了过去,任张丽和陈买为他安排进宫前的事宜。

等到陈平再次醒来时,人已经在大殿中齐齐整整地躺着。

他是被少府戚腮给摇头晃脑醒的,一看环境不对,先是吃了一惊;再看自己身上,一身朝服,脚上蹬着朝靴,心下先感激了张丽一番,然后“嚯”地爬起来,朝刘盈和吕雉行了大礼,却再不敢起身。

戚腮在一旁笑着调侃陈平道,“真不愧是曲逆侯,在睡梦中被抬着进大殿的,恐还属我大汉朝的头一遭!”

陈平很为他这种落井下石的行为感到不满,但自己的做法不合礼数,有错在先,也不好发作,只得忍着。

刘盈却笑着对陈平说道,“陈爱卿不用多礼,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你又遭遇到这样的事,朕和皇太后都能理解!”

陈平还是不敢起。

吕雉不紧不慢地问道,“陈平今天去过什么地方?竟然把你狼狈成这副模样?”

早在回长安的路上,陈平就已经在心里掂量再三,如果钟离眜只是把他对吕雉的怨念停留在心里和口头的程度,就是冲着钟离钦“为民立命”的情怀,他也想维护钟离一家一次。

虽然知道这种举动很不智,但是他还是不由得地想做一次。

陈平三分真七分假地回禀道,“臣被一户小民给鄙视了一顿。”

刘盈的笑容中有深意,问道,

“从曲逆侯出城到回来的时间上看,那户人家应该是关中人士。

关中人的确豪爽不羁,但也没强横到无端找一个朝廷大员麻烦的地步。朕很是好奇,究竟有怎亲的因缘?”

陈平沮丧道,“陈下知道,如今大汉天下十地九旱,关中尤其不在话下。

可臣今天被带去的那地方,却是别有一番安乐景象。

在那个地方,百姓的生活照旧,庄稼也照旧,臣感受不到一丝大旱的迹象……”

陈平刚才是有意在试探刘盈和吕雉的态度,稍稍地停顿了一下,在心中至少想了三种以上的应对方案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上首两位对陈平的话题很感兴趣。

陈平就继续说道,“臣也只能猜想得到其中的两三分。

他们避旱的原理和故赵王府中那口风水井的一样,都是出于相地师之手。

可他们手上的相地师好像更厉害,早在十数年前就预感到如今的大旱,还做出了长远的应对措施。”

陈平四周围看了几眼,这时就连跟前极想要再阴他几把的戚腮也竖起了耳朵。

他不隐瞒,“臣不懂推衍之术,也不懂八卦。但臣还是知道,那处地方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和那个大庄子里的那高人十年前布置的那个林子有关。”

吕雉,“林子?”

陈平说道,“嗯,就是卫尉署找到臣时,离篝火最近的那个几乎大得令人瞠目结舌的林子。

恕臣心思笨拙,臣实在想不出那林子和化解旱灾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还是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那就是能力达到相当境界的地师,已经能很好地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力卸力了。”

吕雉问道,“陈平刚才说被人鄙视着羞辱了一通,还能够不生气,冷静地分析和天下事有关的情形,着实与常人不同。”

陈平听得出这话的意思,也不多作解释,继续禀奏道,

“回皇太后的话,臣沾了朝廷的光,受了万民的供养,才得以在这大灾之年活出个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