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章 祸从口入(1 / 2)

事情至此,陈平又不能跟曹参说他出宫去再把廷尉育拎进宫来,只得另作打算,他问曹参道,

“不知相国心中可对给皇太后下毒之人有何猜想?”

曹参说道,“宫人已经彻底换了一拨了,现在新进的这一批都是可以从萧相国当初从前朝那得来的户籍资料那查得出出处的,且都是经再三查验了的。

现在初步可以排除的是匈奴在作妖。

皇太后遇到的这毒实在是蹊跷,连宫中的侍医都束手无策,更何况是一般百姓。所以现在只知道对方有些来头。”

陈平想了一阵,问,

“陈记和楼船处的蜀厨我敢说没有问题,我现在最想探望的就是宫中的庖厨总管,他是当年跟过先帝的老人,或许他有什么发现也说不定。”

曹参有些为难,“这可不好说,上头那位正在气头上,我们断案一没经验,二没线索,现在去问那位的霉头可不好。”

陈平又问道,“那我可以到宫中庖屋去看看不?”

曹参,“这个可以。”

陈平在宫中的庖屋处转了一圈,只见屋内还是刘邦当年在时的摆设习惯,一丝丝都没有改,这也大大加快了他观察的速度。

陈平看了一圈后,问曹参,

“宫中是不是增添了新庖厨?而且是从蜀中以外的地方选拔上来的?”

曹参有些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是来过两个,不过都是出处可查的那种。他们都是南粤王尉佗献上来的。善做粥食,滋补菜品之类的。连蜀厨都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某些个技艺。”

陈平又问道,“他们做膳食时手法可特别?”

曹参有些答不上来。

一旁的少府戚腮却说道,

“大部分和宫里的庖厨差不多,就那么几样。

但是他们真正的绝活却是在不经意间,化腐朽为神奇。即使同样是一日三餐,也总能在陛下和皇太后进膳时逗他们开心。

他们进宫的时间,大概就是上次宫里清除匈奴人之后的事。”

陈平又问道,“不知少府可有注意过这尉佗是个怎样的人?”

戚腮却有些答不上来。

陈平说道,“东南地带,我们与东海王曾一起跟随过高祖皇帝,脾性什么的还知晓一二。可这位南粤王却是生份得紧。

他每次来我大汉时,除了高祖时我远远地看见过他几回,除了觉得他的个头比我关中人矮上一截,身材单薄了许多之外,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你们可有看到过?”

曹参满脸雾水。

戚腮却说道,

“我见过。

那时候高祖皇帝非常地重视那一片地界,说那是我大汉与外邦的缓冲地带,有了那一片地,至少可以省去我大汉军费人力的两成。

他虽然来大汉朝贡的次数不多,可每次高祖皇帝都是让前任少府丙猜亲自接待的。

作为丙猜手底下使得上劲的人,我倒是与他见面的次数比大汉朝中其他人多。甚至跟他手底下人也有交道。

说起长相嘛,那地方的人比东海王那头的眼窝更深,鼻梁更不挺拔。而且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我关中人士差别更大。

最大的一点就在于他们好像比我关中人氏更喜欢摆弄壁虎小虫之类的东西。记得每次尉佗从长安离开后,宫人都说他们住过的地方虫子都不剩一只。

最让人称奇的是,有一次在馆驿附近,宫人发现了两只色彩斑斓头呈三角形的蛇。宫人当时吓得是四散逃窜。

南粤人中有碰到此种情形,拿食指和大拇指放嘴里一放,哔哩哔哩地就出了极怪异的声音。

最让人佩服的是,那声音一出,蛇就像是遇到了极恐怖的天敌一样,向林子深处瞬间就逃得没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