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洋人回来了(1 / 4)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1 字 2023-05-12

「十年!」

龙江造船厂内,无数匠人正热火朝天忙碌着的造船平台旁,朱元章面色红润,望着眼前以张二工为首的一众的买那个匠官们。

「张二工,你与俺的十年之约,莫要忘了。」

张二工诚惶诚恐,躬身抱手:「臣绝不会忘了!」

「哈哈哈哈……」皇帝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走到了张二工的身前,举手在对方的肩膀上拍了拍,用只有张二工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朕老了,但朕还有太子,还有太孙。你只管做事,若是大明如你所说的,有一支无敌于海洋之上的舰队,朕也保你一个王爵。」

说完之后,朱元章回头看向一旁面带笑容肃立着的朱允熥,这位由他亲自定下的大明皇太孙。

朱允熥会意,小步上前,躬身颔首:「爷爷。」

朱元章依旧用只有在场三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等蒸汽战船开始建造第二艘的时候,晋张二工为工部尚书,这是爷爷许给他的承诺。」

留给现任工部尚书王儁的时间不多了!

最多等到明年春夏之交,这第一条蒸汽战船从交趾道回航应天,就会正式定型,开工建造第二条。

朱允熥心中稍稍一想,扫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张二工一眼,便拱手道:「孙儿晓得了,届时会与内阁阁议定下此事。」

说完之后,朱允熥却是抬脚,轻轻的踢在张二工的小腿上。

张二工这才反应过来,立马是拱手弯腰:「臣谢恩。」

朱元章笑吟吟的摆摆手:「方才在江上,俺瞧着那些押运倭工归来的船队,想起任亨泰与俺说,要将瀛洲分设数道。俺的意思是,瀛洲本岛一分为二,设两道。南边那两座大岛合为一道,北海那边设为一道。届时,朝廷便要多派几名老成持重的官员前往布政。」

朱允熥心领神会,又瞅了一旁的张二工一眼,轻声道:「曹国公如今在瀛洲做的很不错,抚平地方一事也进展神速,想来明年朝廷就能在瀛洲为大明增设四道。朝中持重老臣,孙儿以为当由工部尚书王儁首推。」

「那就他吧。」

朱元章轻笑一声,再侧目看向张二工:「不管是尚书还是侍郎,都该尽忠职守。工部就是干活的地方,你只管为朝廷干好活就是。」

张二工有些惶恐。

皇帝陛下和太孙殿下,似乎在只言片语之间,就要让如今的工部尚书王儁在来年去瀛洲做布政使了,而自己似乎又要官升一级了。

张二工紧张不安道:「臣不知道怎么做尚书。」

「哈哈哈哈哈……」

朱元章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随后说道:「你觉得该做的事情就批,不该做的事情就不批。要是看不懂的事情,你就骂。」

还能这样当尚书的?

张二工有些疑惑,而在一旁的朱允熥却是脸上露出了笑容。

论起选用人才,到底还是自家的老爷子更胜一筹。

「走了走了,出来的久了,俺家的圣儿和茯苓丫头,该想俺了。」

朱元章见事情敲定,便挥挥手怡然自得的离去。

「臣等恭送陛下。」

……

「臣等恭迎皇太孙殿下。」

「学生恭迎皇太孙殿下。」

讲武堂前,在授的朝中武将,以及众多此刻不曾有课的武生学员们,齐聚于此,纷纷朝着从马车上走下来的太孙施礼。

朱允熥神色很从容,这讲武堂他已经来过太多次了,讲武堂里的一草一木可以说都是在他的注视下长大的。

只不过今日若非是奉了旨意,有宫中的太监前来提前告知,讲武堂也不会如此

兴师动众的出来迎接。

「都入内吧,只不过是传一道旨意,再看看我明军之未来,如今都学的如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