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2 / 5)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139 字 2023-04-20

朱树人分析完后,也只能感叹,史可法顾炎武这类正人君子,对于谋反者的心态揣摩得还是太少了,一看就是谋反经验不足啊。

哪像他朱树人,说出来的话一听就知道是谋反专业户。

……

确定了不用给姜瓖回信后,事情的进展还真就少了一些风险。

因为随着姜瓖的起兵筹备,清军在晋南和河内的部队,还真有略有些警觉。

豪格原本也有打算进一步削弱绿营汉将的权力,双方本就处在容易擦枪走火的半紧张状态。

如果大明方面回信了,虽不能说信使一定会被清军截获,但危险肯定是巨大的。

但大明没有回信,洛阳的明军还丝毫没有露出备战的动向,这一切反而麻痹的清军,让清军以为姜瓖并不存在跟大明的勾结。

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提防没见到效果,自然会慢慢松懈。

加上有些人觉得,姜瓖前年送嫡子到北京“习满洲礼仪,以便朝廷量才取用”、实质上就是当人质,姜瓖也没有反抗,看来不至于突然铤而走险。

否则他留在北京城的儿子,岂不是要当场被杀?

而姜瓖那边,左等右等,到了九月十五还没等到大明回信,原本这天就该起兵了。他又比原计划多拖了两天,最终九月十七实在等不住了,各种“事情肯定已经泄密,说不定豪格派人来收我的人都已经要入境了”之类的脑补,最终逼得姜瓖神经质般起兵。

两三天之内,大同、太原、汾州、沁州四府先后扯旗举事,宣布重归大明。

起兵之后,姜瓖一边死守大同、太原二府东部的太行山险隘,防止河北清军翻越太行山。一边肃清内部残余的忠清势力——

毕竟,姜瓖的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他内部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他弃清投明的。扯旗之后,自然是一堆乱战。

内部两条线稳住后,姜瓖的第三个举动,就是分别试图对潞州和平阳下手。

如果打穿了潞州、泽州,他就能跟洛阳明军尽快取得联系,得到张煌言的钱粮军械物资接济。

而从太原沿着平阳府境内的汾河顺流而下,一直可以到河津县,由河津渡汇入黄河,与大明吴三桂控制之下的关中取得联系,得到吴三桂的关宁军残部助战。

这两条路任何一路打通,姜瓖这局就盘活了。

……

姜瓖起兵之后,北京城里的豪格,当然还是免不了一番震惊。

虽然他有点预感,但主要是最近预感太多了,各地都有可能出事,他最终也没料到是姜瓖首先出事了。

他得到消息,是姜瓖起兵后的第四天,简单确认了一下,当天傍晚,豪格就怒不可遏地加急让人简单讯问一下,次日午时三刻,就把姜瓖留在北京城里当人质的儿子,押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北京城里的旗人老少爷们儿,看到热烈的行刑场面,自然也是要围观的,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直到观刑的时候,都还不知道犯人到底犯了什么事儿呢,在那窃窃私语。

“老赵,这犯人看着细皮嫩肉的,估计又是个权贵子弟吧,什么罪呐?虽说听这几个月杀了不少当官的,也没见这样示众啊,不用给太后留面子么?”

大部分吃瓜群众,还以为斩的依然是两个多月前、豪格闹腾“不给正牌太后上徽号,大不敬”的系列桉子呢,以为被杀的又是昭圣太后一派的党羽,还说肃亲王这是越来越不讲究体面了,这种文绉绉的杀人理由,哪有示众的。

好在人群中终究是有懂行的人,很快得意显摆:“刘老弟,你还不知道?这桉子跟宫里那些破事儿有屁关系——是山西的绿营总兵造反了!扯旗投明了!这是他嫡子,还不止一个呢,都被拉来砍头。”

吃瓜群众大惊:“那个姜瓖?这厮这么狠么?虎毒尚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