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朕意已决(2 / 2)

港口能够停泊多少战舰?船坞要建在何处?以及火器局应该设在哪里?”

“江城船坞不适合战舰停泊,它太了,朕的海军需要的是上百艘的战舰,朕的海军未来要畅行在四大洋上,来你们也不知道,但以后你们定会知道。”

“所以这件事不是朕要和你们商议,你们做好自己的事,让朕无后顾之忧,朕就谢天谢地了!”

卓一行三人看着傅官,嘴巴张了几次,终究没有再一句话。

这位陛下极有主见,他既然不是商议,那多也就毫无意义——到时候他抽身一溜,谁能知道?

“第三件事,传朕旨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远洋航运,所得之物按照评估价值,朝廷抽关税两成。”

……

……

随着这大朝会的消息传出,首先得到消息的观云城百姓顿时沸腾起来。

“那些该死的贪官该杀!”

“大快人心啊,陛下威武,杀那些贪官的时候可得去瞧瞧。”

“你们就不关心那宪法么?”

“宪法……这个名字挺奇怪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法。”

“听宪法是最高法,它颁布之后,其余所有律法都需要依据它而修改,这是陛下弄出来的东西,肯定对百姓有利。”

“喂喂喂,陛下允许远洋呢,上次刘公公带回来的那些宝物你们可有看见?就算朝廷抽税两成这收入也太吓人了啊!”

“这远洋可没那么容易,造船得多少银子?招募海员又得多少银子?这事儿吧……大致只有那些巨富才有可能参与。”

“我不这么认为,大家可以集资啊,寻一些人,大家共同出资组建一个海运公司,根据出资的多少按照股份来划分,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按照这股份来分配,不朝样可行?”

“……”

傅官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有当老百姓关心国事并参与到国事之中,这样的国家才会有强大的活力。

他此刻在御书房里,对面坐着的是三位宰辅。

卓一行很是严肃的道:“陛下,周同同今日极为反常,另外……周同同的家人,已经去了虞朝!”

傅官微蹙着眉头没有话,尚书令孟常平开了口:“陛下,吏部郎中左中檀暗中查到五原州知州陈杨极有可能是巨贪!他的家人也都去了虞朝。”

“陛下,这海,你不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