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废立之争(2 / 3)

阉党二世祖 有限无敌 5029 字 2020-02-09

足以挟制皇帝,这么看来昨天晚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马士英震怒,才让儿子马铖带兵进城。

张捷是吏部尚书,也是马士英手下职位最高的官员,他先问道“元辅,现在皇帝可安好?”

马士英没说话,马铖在边上说道“卢九德发动的时候皇帝逃到了慈宁宫,现在正与太后在一起,平安的很!”

张捷听皇帝没事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卢九德谋逆,自然罪该万死,我等并没有什么意见!”

马铖一看这帮家伙这么说心中不高兴,今天让你们来看热闹的吗?是让你们发表意见的,既然你们不肯说,那老子就逼着你们说。

马铖站起来说道“各位叔叔,小子年轻,很多事情还不懂,但是小子知道,那卢九德为什么坐大?还不是因为皇帝的宠幸吗?现在国家危难之时,君不贤则国运不昌,所以小子认为应该废朱伦奎,立燕王朱伦圣为新君!还有我爹如此大功,皇帝只给了一个区区国公,所以小子还认为我爹应该封摄政、吴国公、总览军国重事、加九锡、剑履上殿!”

马铖这席话如同在茅坑里扔了一颗炸弹,屋中彻底乱了套。如果马铖的前半段话还能接受的话,后半段什么封摄政、吴国公、总览军国重事、加九锡、剑履上殿,这不就是历代奸臣篡位的前置条件吗?特别是吴国公这一条,只要忠于明朝的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从朱元璋开国到朱由检上吊,不管死的活的一共封了三十六个国公,但是却没有吴国公。道理很简单,因为吴国公当年是朱元璋没称帝前的封爵。

当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击败陈友谅后,小明王韩林儿在至正十六年,封朱元璋为吴国公。所以明代以后再也没有吴国公这一封爵,现在马铖提出封自己老子为吴国公,篡位自立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屋中所有人都不是傻瓜,知道马铖表面上虽然装成愣头青一样,但后面必定是马士英的意思。所以其他人都在争论到底应不应该废立皇帝,却无一个人质疑请封吴国公对不对。

越其杰在屋中诸人中是年纪最

大的,他比马士英还要大上几岁,他看到马士英一言不发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就知道马铖说的这些必定得到了马士英的同意。马铖刚才一顿慷慨激扬的演讲,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后半段,马士英加了九锡封了吴国公,至于谁来当这个皇帝那就不重要了。

越其杰想了想站出来说道“诸位,诸位!老夫年纪最大,听老夫一言可好?”

越其杰官职没有张捷他们高,但毕竟年纪资历最老,其他人看到他要说话,纷纷停止争执,重新坐了下来。

“诸位,老夫以为现在南都周边虽然没什么威胁,可是不要忘了就在百里以外的扬州,北虏陈兵十数万一直虎视眈眈,还有长江上游的重镇九江、武昌,都还在北虏手中,就是相对于安全的浙江、南直隶,还有福建的唐王十多万军队威胁侧翼,这种情况情况下实在不适宜另立新君!”

越其杰不愧是跟随马士英最久的谋士,深知马士英所想,在越其杰说完后,马士英睁开眼睛笑道“自兴兄说的很对,皇帝虽有小过,但不至于被废,现在国家危急,还是需要长君的!”

马士英这句话为争论定了调子,那就是不废除朱伦奎,紧接着马士英瞪向马铖说道“马铖小儿,你一个不通文墨的丘八,知道什么是摄政吗?知道吴国公的含义吗?知道九锡是什么吗?你以为你老子是王莽、曹操吗?以后再说这些什么摄政、吴国公、加九锡、剑履上殿的混账话,不要怨老夫不记父子之情!”

马士英在这里大骂马铖,虽然不准马铖以后再提什么吴国公的事,但却偏偏忘了一条,那就是总览军国重事,屋中众人除了马铖、马锡两个丘八都是老油条,自然知道马士英这是不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