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唇印(2 / 4)

况,感觉有些不妙,于是赶忙跟处长,先出门去,处长显然是被我的举动给吓到了,我比他年轻至少10多岁,因此他也有可能觉得我是在忽悠他,故意吓他,可我真没时间来跟他解释这么多。

像这种还没开始问灵前就主动让我察觉它的存在,并且那意思显然就是“离开这里,别管闲事”一样,14年来,我只遇到过三次,而这就是第三次。退出教室后,我才稍微能够冷静一点,我已经相当确信这次的确是闹鬼了,真不是学生在乱传。

凭借着经验整理了一下思路,依旧判断不出这个鬼魂到底是善是恶,于是我对处长,要他告诉我有关这个钢琴教室发生的一切。

回到他办公室以后,他又打电话叫来了几个老教师,加上我总共5人,关上门,开始找寻这个钢琴教室的故事。几个时过去了,他们几个人把自己知道的都讲了出来,从他们的谈话里我得知了两个重要的线索。

第一是这个学校以前曾经还有一个姓赵的专门教钢琴的器乐教师,后来辞职,目前在北碚一所学校教书,离职的时候差不多40岁,现在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了。

第二是这个学校曾经有一个女学生,钢琴弹得不算好,却很好学,但是之后因为生病而辍学,音讯不明。巧合的是,这个离职的赵老师恰好就是这个女学生的指导老师。

几位老教师离开办公室以后,我告诉处长,明天让他陪着我一起去找这两个人。第二天一大早我到了学校,就开始配合处长查阅10多年前的学生入学资料等,找到了这个女生当时登记的家庭地址信息。

从入学相片上看,就是个长相清秀的普通女生,也许是年龄的关系,看到这种青春的面容心里还是一丝向往。我和处长开始动身去找那个当时的女学生,可也许是这些年搬家之类的变故,已经找不到现在住在哪了,无奈之下我甚至动用了在户籍办的朋友,但是结果查询,却是已经因死亡注销了户口。

处长觉得可能这个线索就此断了,而我却觉得这才恰恰是真正有服力的线索,总算有一个合理的情况,让整个事件与亡魂有了关联。既然这条路走不通,就必须尝试着联系那位当时离职的老师了。他倒算是容易打听,赶到北碚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接近晚上了。

看了老师的排课表,我们直接在一间钢琴教室里看到了他。这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教师,瘦瘦高高的,戴眼镜,留着胡子。除了那一头白了一半的头发,其他看起来都还挺年轻。由于他正在给学生上钢琴课,我们也就没有好意思打搅他。

等到差不多8点半下课后,我们才走到他的跟前去。处长表明身份后,赵老师对以前待过的学校的老师还是很友善的。直到他听完我们的叙述,从他的表情来看,他是知道我们来找他,是因为那个女学生。

交代了事情的严重性后,赵老师总算是放下了心防,将我们带到了校园里一棵黄桷树下,把这个事情完整地告诉了我们。女学生是个很有天分学钢琴的人,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她的培养,可她基本功比起其他学生来讲,却是相对比较弱的。

常常弹错键,有时候会引来一些冷嘲热讽,她选择了默默承受,她大概是觉得自己既然比别人底子差,那么就一定要多多勤加练习才是。所以她也比其他学生更加刻苦,而当时的赵老师,也就30多岁,未婚,长得好不好看我倒是不知道,但就那个岁数,又弹得一手好琴的钢琴老师,想必是在女学生群里收到了不的追捧和欢迎,赵老师总是在想办法安慰和鼓励这个低调刻苦又有些自卑的女学生,然而久而久之,俩人渐渐就产生了一些超越师生情谊的感情。

在那个年代,这种观念必然就成了大逆不道,咱们中国人的道德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间出现感情,那么是一定会遭受唾骂和鄙视的,可是他们俩最终没有屈服在道德观的捆绑下,在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