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局势恶化(2 / 2)

消息,又该如何又该如何自处?

张浚长叹了一口气,默默的说道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如今西军依旧在,不见当年范大夫,西军之败,总得有人去顶着。

老夫这颗项上人头倒也够了。

只是,诸军……老夫还有心愿未了,咱们大宋这些年败的太多了,好不容易赢来了转机,碰到了一位英明神武的陛下。

还请各位将军,定要报仇,虽然官家三令五申,不让老夫参与军事。

但老夫如今就破例了一回,抗下这罪责便是。”

“大宋不可求和,大宋不能失了体面,老夫却可以。”

张浚脱落紫金袍,扯去银鱼袋,体现了他一个士大夫的担当。

尽管他或许不是合适的统帅。

可他抗击外敌爱国的决心从未改变。

“接下来,我说,你们听着便是。

一切罪责张浚接下。

各军速招募青壮,加固边堡。

西征大军,暂且搁置,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各军不准救援,违抗军令者斩无赦。

另外,以我个人的名义发一道文书给西夏国主李乾顺,宋夏之间,可言和,但请夏国归还大宋俘虏。

罪在浚也,愿受千刀万剐之刑,何苦杀我士兵?”

如此,张浚说了许多。

然后写下了一封长长的奏折。

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去建康。

西军还不知道赵官家出兵的消息,毕竟两地间隔超过了千里。

消息传播不方便。

“张相公,何必如此。”

苏油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

赵开也是垂泪不已,张浚这是要学范大学士,一人扛下所有。

“恩府,横山之败,相公不该承受这许多,何其重也。”

赵开开口说道。

张浚摇头。

觉得还是要嘱咐交代几句。

于是看向了这些武将,脸色从容的说道

“兴许是老夫看走眼了。

官家刚刚登基那几年,不管是李相公,还是宗帅,又或者是我通通不看好这位年轻的官家。

可这几年,老夫也看清楚了一些事。

赵官家真的是明主。

就是性子太跳脱了,老夫的评价就是类太祖,类神宗,在大宋文重武轻的这个时代,官家却容得下你们这些人。

或者说,官家天生就有自信驾驭得住你们,虽然官家一直说自己要做汉昭烈帝,要做汉光武帝。

可老夫心中却明白,咱们这位赵官家自始至终,最想做的还是汉武帝。

无论是从他御驾亲征而始,建立羽林军,又或者是南征北战,次次身先士卒。

官家是进取之君。

这一代便适合你们建功立业,公侯万代,他日羽林军踏上西北之时,这天下何人敢不服?

必教他灰飞烟灭,今日我西军虽败,但我等也必血此耻,请诸君勉励。

李彦仙,官家最看重于你,西北如何能守住,就交由你了。”

张浚伏拜。

挂印而去,他要去建康请罪。

李彦仙昂首挺胸的说道

“张公,人在,川陕不失。”

“嗯,我信你…”

李彦仙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

若失,人必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