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奇迹年,年,年年年(2 / 6)

猫一样服帖,另有50的概率是在抢谁在上面,静院士会像小猫一样叫嚣。

看样子在命名的时候,静院士是处于叫嚣态吧。

男老师讲完,重又瞥向窗边的小男生,淡笑着抬了抬眼镜。

“小学生还是去找你们的老师吧,我讲的太深,不是你知道一个名词就能听得懂的。”

“唉……现在的中学教育,果然值得担忧啊……”男生却只一叹,冲透明隔断内的设备努了努嘴,“多少例子证明,教科书上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对的,更何况现在教科书每年都要翻新。”

他说着,扭过头,眼儿一瞪。

瞪着物理老师一字一句道。

“熵扭力仍是未解之谜,将其定义为第五种作用力,更像是我们教育系统为了强调我国发现了第五种力而吹鼓自信心硬来的,主流学界至少有一半的人认为这是对电磁力的扩充,只是作用空间与形式暂时无法观测罢了。”

“我们前年发射的‘蒲公英’实验卫星,其根本目的也是进入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在规律相对纯粹的物理洼地,进行一系列有关熵扭力的实验。”

初中生们看呆了。

一个字都听不懂。

不过“蒲公英”实验卫星他们清楚,这个是真的牛逼。

非说的话这不是一颗卫星,而是将150颗卫星打包在一起发射的超级大孢子!

她的第一步任务是在太阳系游历,在关键点散播150颗卫星中的20颗,而后全速开启自身反应堆,以光速237的极限速度冲出太阳系,在这个过程中顺路投下40颗,以研究太阳系广袤边缘的空间和天体。

之后,在奔向比邻星系的过程中,沿途在死寂的星际空间散播10颗,进行科学实验。

顺利的话,蒲公英将在220年后,载着80颗种子到达比邻星系,并在1年内全部播撒,完成自己的使命。

至于蒲公英的母体,她全程都不会减速。

或者说,她根本就没有设计减速功能。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归路,冲向星海的旅行。

这是她的旅行。

据说“蒲公英计划”从立项到升空总计8年,也就是说从李峥在“大断联”之前就已经在策划了,他宣称这是为了验证一系列理论,解开最终谜题所必须做的事。

但在工程设计中,那些蒲公英的种子,却又被设计出了很多奇怪的功能,尤其是“视觉体验”这部分,他强行为一些种子赋予了vr观测功能,这一点很不科学。

对此,李峥的解释是——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考虑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是科学界、工程界乃至社会学界、医学界的绝对领袖,他已经是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全学科制霸的魔王。

这点要求……组织也只好满足。

展厅内,参观的初中生队伍逐渐走向了下一个演示点,然而队伍末尾的两个初中女生,还是忍不住不时回望。

“他们小学留那种头发也不会被骂吗?”

“那种发型怎么了……仔细看好帅啊……”

“等等,你不会吧!”

“嗨呀……搞不好……真的是连跳十个年级的高中生呢。”

“这概率也太低了吧?”

“可听他说话,学习真的好好呀……”

“可他看起来学习一点也不好,寸头呢?眼镜呢?”

“万一呢……如果是高中生的话……我要个联系方式也是可以的吧?”

“那也是犯罪啊!!”

无论她们如何争论,那位斜靠在窗边的少年也未曾有一丝动容。

虽然说话臭屁,性格中二。

但他,确实……

很帅!

“嚯!”

一个老迈但很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