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与敌同行(2 / 2)

音乐系导演 俗人小黑 4389 字 2020-03-29

一片叶子》!

只不过,他把原本的两个画家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作家和一个画家的故事。

但是故事同样的精彩。

故事里的表述一个穷女作家琼西得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她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窗外一棵常春藤树的最后一片叶子——“只剩下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去了。”为了帮助琼西战胜病魔,打消她因长春藤叶的凋落而想死的“胡思乱想”,老画家贝尔门,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了一辈子的贫困潦倒、落魄失意的小人物,为了挽救琼西的生命,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爬到砖墙高处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长春藤叶,给了琼西“生”的意志,新的生命。而贝尔门老人却因着凉而染上严重的染肺炎去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创作了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

这个故事,不但感动到了电影里面的安然和那个新来的病人,同时也让电影院里的观众们,不由地开始浮想起来。

很多时候,解读电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事实上,导演很多时候,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不妨碍观影者自己去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读电影里面的那些镜头。

比如这个故事。

在张卫明想来,应该是一种隐喻?

至于隐喻什么?结局吗?

柳霄也想做个好人?

张卫明摇了摇头,甩开这种胡思乱想。

不久,安然出院了,只是当医生说安然可以出院的时候,安然却表现出来了不舍。

她为什么不舍,她舍不得医院?

并非如此,她是舍不得柳霄,在他的一日日的相伴下,她才能够走出阴霾,可是出院了,他还会陪着自己吗?

出院这一天,柳霄又来了。

他向安然告白了,两人紧紧相拥。

医院里的那个病人果然是警方安排的卧底探员,就是为了监视柳霄,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安然这个“目击证人”。

他向李晋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当李晋问到他对柳霄的看法的时候,他告诉李晋,他觉得是不是搞错方向了?

柳霄和安然同居了,平时他写作,安然作画。

他和她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他给她描述眼前所见,成为了她的眼睛,安然根据柳霄的描述作画。

春夏秋冬,他带着她走遍千山万水,在高岗上大声呐喊,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去果园里感受丰收的季节,去冰城看冰雕

一切的一切都无比的美好,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凶杀案没有丝毫进展,成为了悬案,李晋却依然不愿意放弃,他依然认为柳霄的出现太过突兀,肯定是别有目的,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是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