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施食(1 / 2)

步天为凰 步天为凰 3074 字 2020-03-30

天歌道“你说我们小时候,家里做饭,总是做好的饭,先破洒,然后才能尝第一口,这一种行为恐怕就是施食吧?”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呵呵,家里面那样做,其实是也是敬鬼神……”

天歌笑道“对对对,每次都是先给那个灶王爷案板上,放一块肉或者好吃的,然后才能破洒在地上,然后再是家人,可以尝第一口……”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呵呵,地上那一口自然是施食……”

天歌道“施食,的意义在哪里?难道鬼都吃不饱吗?做鬼还要吃饭吗?”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施食的基本意义在于使饥饿之鬼神得以饱满,而温饱问题不仅在人类社会是重要问题,在神鬼世界也是重要问题;其次,施食是要“使人常思孝念,日积阴功,广运慈悲”。”

天歌说“可见,炼度仪中施食的运用,还有教化世人的作用。”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在炼度仪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解冤释结的内容。“冤结”是指因人际冤对而引起的阴讼牵连、阴鬼遭罪、阳眷受报等情况。炼度仪把人生冤对概括为十种,即“十伤”杀伤、缢死、溺水、产死、伏连、冢讼、狱死、邪妖、药死和累世等。”

天歌说“那那些累世冤死的怎么办?”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其中,累世冤对是人际冤对的延续,而邪妖冤对则是非人际关系的内容,其他八伤都是人际冤仇关系的直接表现,这些人际冤对是社会矛盾的直接反映。解冤释结仪式的出现和流传,表达了强者希望生前冤孽得解,无碍死后升仙的愿望,也反映了弱者对理想生活的幻想。”

天歌说“可是冤死的,不能解脱,不能得道成仙,对他们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升仙路上本无贵贱,但亡灵要进入神仙世界,必须做到恩冤两忘,不以生前冤结而牵缠于泉下,方能获得超升。炼度的目的是要使亡魂在经过高功法师的祭炼后,得以出离地狱,升入仙界。科仪中,虽然要奉请各路神仙,救治亡魂。但主要是高功法师存想自己代天尊而行道,其中人的力量得到了提高。仪式中高功以自己之魂魄游行三界,沟通于神鬼之间,上以请神召将,下以济度鬼魂,显示了道教为民众追求幸福的努力。”

天歌说“如此复杂的幽冥神鬼之事,通过高功的累积修持而释放于一时,就能达到升度亡魂的目的,又体现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

古代大多数炼度科仪中,亡魂在享受法食和水火交炼之后,还需经过法桥,才得超登仙乡。”

仙鹤童子傲白“《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一百零六收有“明真斋用”的炼度仪,其中高功法师在恭行祭炼后下座,召五方童子送亡灵至桥头立;又谨召朱陵火府引魂登桥大神、监桥超度大神、守桥超度升魂五大神,遵依帝敕,火急引领亡故径度升天法桥,上登碧虚,逍遥自在。炼度法坛中“升天法桥”的位置,处于所设仙曹诸司官将和种民四天牌位之中,意即亡魂经仙曹官将的拯拔,过此法桥,便可升入种民四天。南宋金允中撰集《上清灵宝》时,曾经除去其中的偈子,易以白文,对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至迟在清代,江苏、上海等地道教都己从炼度仪中分l出独立的度桥科仪。

当代各地炼度仪中很少再有度桥一节,只有台湾地区道教仍保持着这一传统。度桥一节,使得科仪更趋形象化,并且更多地赋予了普通信徒对炼度仪的参与。亡魂过此仙桥,便远离阳世眷属,升仙而去。因此,送魂度桥一节,是阳世眷属、亲友寄托哀思、表达自己对亡故思念之情的最佳时间。”

天歌说“我有个朋友南方人,说江苏地区的“蓬壶炼”,在变炼法食之后,又加以叹骷髅一节,显得与众不同。“叹骷髅”是对亡魂生前不幸的嗟叹,充分显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