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5章 出使顺利!(2 / 3)

族的河东之战时,他还立下过数次大功。我之所以重用他,并非此人对白苗族忠诚,完全是看重他的个人能力。

在我看来,己方有新军这个难成大器的炮灰战团就足够用了,不需要再多出一个,我希望西境军真能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战团,那么统帅一职就变的至关重要,得由一位了解九黎军、熟悉九黎军又实力超群的人来担任,我选来选去。又与韦刑再三商议,才决定用左双。

在临回族之前,我把赵良为首的天山军留在九黎地,一是可以镇压九黎人的反叛势力,其二,我还有个更深层的考虑,如果有必要的话,天山军可以由九黎地一路南下,作为一支奇兵,配合白苗族的战场,夹击四族联军。

留下天山军,我却带走了西境军。凭心而论,九黎族直属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弱的,尤其是箭射方面,独步九部,极为适合做防守之用,我要抵抗四族联军,需要这支十五万人之多的战团。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不简单,每件决议都需要我花尽心思去仔细考虑。一个失误,就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连日来,我每天睡眠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两个时辰,整个人看上去消瘦了一大圈,在我感觉,处理战后的事务比打仗还要累。

不过,这些日子也有好消息传来。

首先是青丘族没有参与到讨伐白苗族的联盟中。

殷方之所以能顶住四大强族的压力,对内又力排众议,白苗族出使青丘族的使臣卢奢功不可没。

卢奢抵达乌江的时候,刚好川戎二族派出的使者也到了乌江,殷方是先见的卢奢。

其实,卢奢的口才并不好,说起话来结结巴巴,但却极有见地。和殷方碰面之后,他就直接向殷方挑明,一旦青丘族参与伐白苗,无论结果如何,青丘族都没有好处。

伐白苗失败,川、戎、黄苗、桓四族大不了就拍拍屁股走人,但青丘族走不了,青丘族和白苗族是近邻,仇怨结下,日后的纷争将没完没了,两族之间将战事不断。

若是伐白苗成功,川、戎、黄苗、桓、青丘五族瓜分白苗族,最后倒霉的还是青丘族。

川、戎、黄苗、桓和白苗都不接壤,中间隔着青丘族。四族要治理白苗地异常困难,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到时四族肯定无法再容忍青丘族的存在,灭白苗之后必定是灭青丘,到时青丘族孤立无援,哪里能顶得住四族联军?

因为与我的私交,殷方原本就是倾向于白苗族的,现在再听完卢奢的分析,他更认为自己不能帮着川、戎伐白苗。不过,青丘族的大臣们不这么认为,觉得这都是卢奢的凭空猜测,或者说是他的危言耸听,不足为据。

卢奢说不过青丘族的大臣们,他和众人打个赌,等殷方接见川戎使者的时候,可以问其灭白苗之后,如何分割白苗地,若是五族平分,川、戎、黄苗、桓四族又将如何治理白苗地?他断言,川戎两族为了拉拢青丘族,会承诺把白苗族全境让于青丘族,他们只迎天子回皇城。如果对方如此慷慨,必定心怀叵测,其目的是为了先拉拢青丘族,随后再灭青丘族。

众大臣们闻言,无不嗤之以鼻,川戎使者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么荒谬的承诺?若真是如此,确实可认为对方心怀叵测,不过在众人看来,那是不可能的,川戎使者绝不会承诺把白苗族全境让于青丘族。

结果他们都错了。

等殷方接见川戎二族时节的时候,按照卢奢的话发问,问灭白苗之后如何分割白苗地。

两族使者连想都未想,回答的干脆,而且和卢奢的推测几乎一模一样。两族使者说四族与白苗族并不接壤,所以灭白苗之后,愿意把白苗地都让给邻近的青丘族,他们只要把天子接回皇城即可。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全部傻眼,整座朝堂上静的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