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2 / 3)

大明文魁 幸福来敲门 3906 字 2020-03-31

徐师爷道。

周知县摇了摇头道“难。”

徐师爷道“他与胡提学都是湖广同乡,只要胡提学能说动抚台大人,贺南儒敢不答应?”

周知县又端起一杯新茶呷了一口道“且不说胡提学是否答允,抚台大人履新不久,威信未立,也很难插手此事。”

说话间,外房脚步声响起。

帘子掀开,沈师爷走了进来。

周知县一见沈师爷,就起身问道“沈公,莫非胡提学答允向抚台大人说话?”

沈师爷摇了摇头,笑着道“东翁!喜事,喜事!”

周知县知沈师爷不会无的放矢道“沈公,你就直说吧。”

沈师爷笑了笑,当下将一张纸递给周知县。

周知县将纸接过看起,徐师爷亦是贴在一旁看去。

啪!

周知县伸指一弹纸页,仿佛看到一篇好文章般道“好文!”

徐师爷看后,对着沈师爷也是一揖到地道“苏秦,张仪复生,也不过如此。沈公真乃大才!”

沈师爷汗颜道“不敢当,不过是案牍之劳罢了。”

徐师爷道“就算衙门里几十年的刀笔吏,恐怕也没有这等见识,沈师爷实不必过谦。”

周知县微微点头道“当得!”

徐师爷道“东翁,事不宜迟,我立即就以衙门的名义,草拟文书,投至闽县衙门去,看贺南儒这匹夫如何下台!好一句今皇上为天下之共主,岂忍闭闽县之粜,以乘侯官之饥!仅此一句,足可叫贺南儒吓出屎来,哈哈,痛快,痛快!”

说完徐师爷大步离开了,其余长随也是一并向周知县贺喜。

周知县怫然道“有什么好贺喜的,我就从来没怕过。”

众人也知这知县喜怒无常,讨了个没趣就只怨他们自己摊上了这极品县令,当下一并退下。

沈师爷跟在周知县犹豫是否把林延潮的事隐瞒下来,自己窃居其名,但想想对方身后有提学道的后台,这事恐怕瞒不住,反而成为官场上的笑柄。

于是沈师爷道“东翁,其实这计策并非是在下想的。”

周知县看向沈师爷道“我就猜得,若是沈公你想到了,也不会提学道一来人就提出来了。胡提学,我真小看你了,本以为你不过只知寻章摘句的书生罢了。只是……”

周知县皱眉道“我们欠下胡提学这么大人情,恐怕不易还之,你看是不是先派几个家人去湖广收些田产宅子,再去扬州杭州买几个瘦马船娘?”

沈师爷连忙道“东翁,你误会了,出此计策的,也并非是胡提学。”

“哪是何人?”

沈师爷低声东“东翁,还记得今日告状之少年。”

周知县一愣“怎么是他?笑话,非久历宦场的人,怎能明白其中关窍?就说你在衙门治了二十年的刑名,也是毫无办法,他一个小孩子就能想得到?”

“东翁,我也是不敢相信,但千真万确啊。此子真是聪颖,洪塘社学也就罢了,今日县衙之上,我就感觉此人非池中之物,而今……”

周知县皱眉问道“此子现在在哪?”

“被我安排在寅宾馆住下了。”

周知县脸上惊讶的神色已是过去,捻须道“我看没什么的,不过一时运气,再说了少时了了,大时未必的人多了去了。”

沈师爷不好说什么,他知道周知县的脾气。

沈师爷只能顺着周知县的话道“东翁说得是。”

周知县走了两步道“这样吧,赏这少年五两银子打发了就是。”

沈师爷听了脸色一变,上前一步道“东翁,这太少了吧。”

“一个读书郎哪里有使钱的地方。五两银子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