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论世(2 / 2)

乱实在是大祸,再强大的国家都会被削弱。

在长雍城最繁华的街道,叶绥忍不住升起了这样的感叹。

“大人,若大雍没有内乱,那么会如何呢?”叶绥看向了汪印,这样说道。

汪印看了看街道上那些往来的大雍百姓,想了想,答道“长雍定然比现在更繁华,对国朝来说,则不是一件好事。大雍朝这十几年所发生的事情,也足够让国朝警醒了。”

殷鉴就在眼前,国朝怎么能不警醒?

然而,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语气略带着凝重。

在他看来,国朝这两年的走向,其实和十几年前的大雍朝差不多。

都是帝王春秋鼎盛、而皇子众多,更重要的是,这些皇子有不少成年的,都对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虎视眈眈。

漫长的等待,是会让人发疯的,尤其是皇位的诱惑,无人能够抗拒。

不过,国朝比大雍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在于大雍太子暴毙,而国朝太子还在。

但是太子郑重太过平庸,而且越来越不受皇上待见,这个“稍好”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现在大雍朝的皇帝已年迈,陆闻莺说其也就是这几月的事情了,这就意味着大雍也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不管这个变化是怎样的,但可以预见的一点就是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一旦大雍新任帝王是个强横果决的人,那么大雍的内乱必然会很快结束。

这对国朝来说,当然不会是好事。

此消彼涨,现在国朝在重蹈大雍十五年前的错误,而大雍结束乱局的话,两者之间堪堪维持的和平或许也会出现变数。

听了汪印的话语,叶绥默了默,脸上出现了意思苦笑。

大人的推测,几乎就是前一世后来所发生的真实状况!

大雍结束了内乱,国力日日增强;而大雍,则是在争夺太子之位,皇子间尔虞我诈、朝臣们你倾我轧,令得朝局一片乌烟瘴气。

若不是国朝还有陈就道、孙长蕴这样的官员,国朝最后会变得如何,真是不好说。

但这是前一世,现在这一世,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局势或会变得乐观的。

在与汪印讨论完这些朝局后,叶绥便跟着汪印下了马车,带着探究的眼神,几乎是每一间店铺都进去看看,以便有更多的了解。

只是,就连汪印都没有想到,这一次闲逛会这么重要,为他带来了极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