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更迭(2 / 2)

太古、上古之时,倒有着十三州的说法,可前朝废州设一百零八郡之后,‘州’这一地名便成了过去时。

但六百年前,孝帝忽复古制重新立十三‘部州’,每州设刺史,监察州下各郡县官员,仅对御史台负责,意思上有点类似纪委和检察院部分职权的结合体了,不过秩俸仅六百石,官职不大。

直至二百年前,宣帝加强刺史职权,将刺史秩俸提到比二千石,一百八十多年前,宣帝再次提高刺史地位,不再对御史台负责,成为实际上的一州行政长官,此后‘州’便由‘监察分区’彻底变成了‘行政分区’。

七十年前,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并废刺史设州牧,统掌一州军政大权,秩俸中二千石,地位达至巅峰,成为事实上的封疆大吏,地位秩俸凌驾于大多数九卿之上……

后天下经历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动乱,内忧外患,十三州烽烟四起,竟有大厦将倾之颓势——成帝废御史大夫设大司空,废刺史设州牧,想来也是为了应付这一情况,想大大加强天下各州的战斗力。

好在战乱终究被平息,可下放到天下的军政大权却也无法再收回,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贸然开刀,恐怕……

是以今上即位之后,又改御史大夫并大大拔高地位,复大司徒为丞相,大司马为太尉,加强中央集权,并将御史大夫秩俸抬至万石,等同丞相与太尉,复立刺史之职,秩俸比两千石,直接对御史大夫负责,以监察州牧。

所以刺史在镜州是孑然一身,父母妻儿族人统统都在京城,以此保证刺史的忠诚。

可这顶多只能限制州牧,无法彻底改变形式,如此弱干强枝下,肯定是要出大乱子的,就像东汉末年诸侯纷争……

咦,等等,废御史大夫设州牧,该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后重新复设刺史……尼玛怎么听着这么眼熟?这不就是汉朝的官员更迭发展史吗?”

侯永系统整理了他去“天下第一”世界前所获得的各类线索,心中微微惊讶。

柴护院感受到他情绪变化,轻声问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