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客厅议事(1 / 2)

正是有着刺客拖延了时间,杨松才敢在这个时候进行改革。

不然单是准备战争都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哪还有时间去进行改革。

但是刺客刺杀之策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敌人好像有着必须出兵的缘由,所以杨松他们只能想办法拖延时间。

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拖到最后,敌人已经没了出兵的打算那就最好不过了。

突然,杨松想起了被狄青他们俘虏的那七个领主以及众多权贵,如果使用得当,这些人说不定还能为夏国争取一段时间。

“文若,不是孤想对外发起战争,而是敌人不允许夏国安稳的发展,只要敌人不来进犯,孤是不会去理会他们的。”杨松对着荀彧解说道。

“是,臣知道了!”荀彧拱手道,他只是站在夏国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他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剩下的就要看君上的决定。

军事与行政两方面已经商讨完毕,眼看着天色已晚,杨松道“今天就到这吧,明天继续,诸位回去好好想想,是否有遗漏之处。”

等众人散去后前,杨松把李靖、刘基、陈平、张居正、杨礼等几名重要的才留了下来。

“诸位大才与孤同进晚餐,过后孤还有事与诸位商议。”杨松对着几人发出了邀请。

“臣等谢君上!”几人全都同意道谢。

晚餐过后,君主府邸一楼客厅,杨松与众人各自按主次落座。

杨松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道“今日军事厅与行政厅已有了章程,不知诸位对其它部门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让其它各部门也依照此法进行组建。”刘伯温当先出言建议道。

杨松看着刘伯温,示意他继续道“伯温详细说说。”

“是!”刘伯温拱手领命道“军事厅把所有军事方面的部门全都集中在一起,下属各种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又集中统一。”

“因此,臣建议把一些相近或者相似的部门也可以组建在一起。”刘伯温慢慢道“比如教育与科技这两个有很大关联的部门就可以组合成一个科教厅。”

杨松搭话道“这也是先生提议把医局从行政厅下分离出来的原因吧!”

“君上英明!”刘伯温恭维了一句后,继续道“医疗与科技、教育都有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技术性与知识性,也就是大都属于学术方面,不知在下说的可对?”刘伯温说着便对着朱熹、沈括以及李时珍问道。

“刘军师所言甚是,科学教育本就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可是需要顶尖的人才去推动的,而顶尖的人才也是需要经过教育培训的。”朱熹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点头同意道。

沈括更是频频点头,以赞同得不能再再赞同的语气道“臣的研究院可是非常缺人才的,就算中学毕业的那几个优秀的少年、少女,也就只能打打杂,臣原本还希望君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呢。”

自从五千人才来到夏国,研究院的几个研究员终于不是光杆司令了,有了可以胜任的助手,终于可以一心投入研究了,不必事事亲为。

李时珍皱着眉头听着几人的谈话,此时也回答道“君上,臣只是一介医者,不懂官场之事,但臣知道医术以及医疗器械、方法等也是需要精心研究、总结经验的。”

“喔?照伯温的意思,是建议把科技、教育还有医疗全都放到一个大的部门内了?”杨松听完几人的发言,向着刘伯温询问道。

刘伯温马上拱手回道“是的,君上,臣正是此意。不过主事之人不好确定。”

说完看向沈括三人,只见三人连连摆手,示意自己可管不了这么些日常事务,他们还想沉寂在自己的领域中呢,可不想被这些繁杂事务所耽搁。

就算是有着一定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