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税制改革(1 / 2)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落实商定的决议后,众大臣、官员也都适应下来各自的归属。

这次改革人员的基本上没有变动,职责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要不然也不会只用一个月就可以完全落实下来。

改变的只不过是整体框架,职能、职责划分的更加明显,增加了几个部门。

行政厅的主官换了,分离出去一个兵局,新增了一个吏局和一个资局,只要这个主要部门的变化不大,对百姓来讲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变化最大的就要数军事方面,军事厅的新设,两个部门的整合,新设了两个职能部门,可以说是从头到尾的进行了一次改变。

院务厅是在原来就有的部门进行整合的一个大部门,虽然是新设,但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只不过是归拢到一起。

其它两个大部门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或者分离,更是没有多大变化。

总之,一个月下来后,大小官员都清楚了自己应该要做的事。

这天,张居正觐见杨松道“君上,关于税收、税种,臣有点想法。”

“税收?税种?叔大,说说看。”杨松放下手中的书,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张居正拱手道“遵命,君上!目前夏国的税收非常低,只有农业税、商业税、工业工程税三大种,非常不完善,导致夏国的财政一直以来都是出于赤字状态。”

杨松疑惑的问道“那叔大的意思是?”

“启禀君上!这是臣做的关于税收改革的内容。”张居正双手呈递给杨松一本厚厚的装订本,一看就是用很多张纸自行装订而成的。

杨松看着这么厚的一本,很是头疼道“给我大概讲讲你制订的税收政策吧。”

“是!”张居正拱手称是道“臣这段时间以来,为税收之事翻阅了很多资料,最终制订了八个大类的税种。”

“农业税、增值税、交易税、资源税、财产税、契约税、所得税、营业税。”张居正把这八个种类的税收一一道出。

并解释道“农业税还是依照以前的规定,在十税一的基础上,根据种、放、养殖的种类,田地优良,是否灾荒等进行适当的增减。征收的方法既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这是夏国最重要的一项税收!”

这个不用张居正多说,杨松也知道农业税对夏国的重要性,人口的增长可全都依靠着这项税收呢。

“增值税是对工业生产、产品加工、工程修建等增加的价值进行征收的税。无论是对铁矿的冶炼,还是对大米的加工,还是房屋的修建,全都要进行征税。”

张居正生怕杨松听不明白,举例道“君上,臣用铁矿的冶炼进行简单举例说明一下。比如一吨铁矿的价值是一百两,但经过钢铁炉冶炼之后,变成了八百斤价值三百两的精钢,这三百两与一百两之间就有了一个增值的过程,而增值税就是对新增值的两百两进行的一个税收。”

杨松一听张居正的这个举例后,瞬间就明白了什么叫做增值税,他当然也知道实际上进行征税的时候没有这么简单,至少在这个例子中,成本就没有计算在增值内。

张居正等杨松明了的点头后,再做介绍道“交易税是对商品购买、租赁、流通等进行征收的税。是商业税类的重要一种税收。”

“臣还是以那一吨铁矿进行举例说明。”张居正同样的举例解说道“冶炼厂从矿场花费了一百两购买了这一吨铁矿,臣就要征收一百两的交易税,而冶炼厂把冶炼成八百斤的精钢以三百两卖个市场后,臣还会去征收一次交易税。只要有交易的发生,臣就会去征收交易税。”

这个交易税杨松很容易就理解了,因为这个税收他可是非常耳熟的,所以他也知道交易税在商业发达的地方是一项重要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