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还不到时候(1 / 2)

“出任宜州事宜,你可曾让人打过招呼?”

赵曦考虑到另一个可能,就是太子从宜州的重要性考虑,随便让讲武堂或者工坊城的那些老臣,跟吏部李中师招呼一声,也会是这样的结果。

所以,在儿子跟自己辞行时,便有此一问。

“回爹爹,孩儿未尝请托。孩儿以为……”

不可能,如果是爹爹安排,自然不会有此一问。可吏部尚书不应该认识自己呀!

太子也疑惑了…~

转而一想,不论如何,此去宜州上任对于自己而言是最适合的。

虽然不能复制爹爹的路,但太子也有自己的抱负。

“爹爹,不论什么原因,还请爹爹恩准孩儿就任宜州!”

赵曦大概有个眉目了,能做的,也只是给儿子点一下。

见儿子并没有因为意料之外而改变,也没有忧虑阴谋而退却……也罢,那就试试吧。

这个试试,在赵曦看来应该还在可控范围内,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太子出任宜州,不管是谁都觉得有自己安排的嫌疑,也确实对于太子未来执掌天下有好处。

滔娘没听懂父子俩的话,心思还在儿子远行上…~

有了目标,皇城司的调查结果很快就有了。

“官家,二皇子出宫居住的邻里,在朝为官的一人为蔡京,任祥符县尉。”

“另外一人是个商贾,是罗凯的宗亲,依附于罗凯……”

“二皇子与蔡京、罗凯多有接触,似乎蔡京罗凯二人并不知道二皇子身份,他们是以士子论交。”

王中正还啰啰嗦嗦的奏报,赵曦脑子里已经装不下那些废话了。

果然是这样!

从第一次罗凯在内参弹劾苏轼开始,一直到后面引导抵报混乱,都是有利于朝廷推动新法的。

这不是那个臣工提出的新法,不管是监察衙门还是三级决策制和官制改革,都是他赵曦主导。

几次搅局,煽风点火,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这些新法的推动。

这就是让赵曦疑惑的,那怕是富弼识大体,有意推动各项革新,那怕是韩绛吕公弼绝对服从自己。

他们都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促进。

原来,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促进新法,而是在引起自己的注意……

“官家,情况就是这样。太子出宫后,并没有特别亲近和熟悉的人,就是往来,也都是讲武堂和工坊城任职的朝臣。至于邻里,那就更清楚了,一个是高家的,一个是向家人……”

或许是这大殿里突然没了声音,让赵曦回了神。

“此事就此作罢吧!另外,参与此事调查的,一律调升两级,遣往北辽和西夏主事。”

“所有卷宗销毁,不得有片纸泄露。另外,关于搅局者的调查也停下来,将卷宗一并销毁!你要亲自监督销毁过程……”

王中正有点愣,不过还是应了,慢慢的退开,自己去琢磨去了。

北辽和西夏的探知,为了确保不被一网打尽,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单线联系,直到皇城司的对外司,根本就没什么主事,也不可能什么主事。

皇城司的情报体系,还是官家一手操弄改变的,官家不会不知道没有主事呀?

至于销毁卷宗,为何要销毁呢?关系到太子,不应该绝密保存吗?

还有二皇子…~嗯?二皇子?

罗凯…~蔡京…~二皇子,内参苏轼,抵报刑恕,这都是官家认为搅局者做的事。

再结合皇城司这边调查的结果……王中正明白了。这是二皇子在背后撺掇的,说不定又是官家安排的。不对!若是官家安排,没必要还让皇城司追查…~王中正明白了。

二儿子什么想法,赵曦能明白,这也算是他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