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八章 等(1 / 2)

在朝廷对这样的情况商议时,王舜臣已经遇到了赵曦现在预判的情况。

赵曦应该庆幸,庆幸他这些年对这些精锐的教化,也庆幸他给与了探路者队伍便宜行事尔等权利。王舜臣没有一根筋的莽撞,更没有不自量力的对以卵击石。

王舜臣带着兄弟们扎营了。

向导很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好汉不再往前了。

“好汉,那是种榅的遗民,臣役于黄头回纥,就在这一地苟延残喘。他们都很好话,盘剥不甚。”

向导的意思,就是这地方给他俩钱就校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这些人什么战力,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逃民,现在就是黄头回纥下面的一个部落,受黄头回纥的统治,替黄头回纥管理这片地方。

王舜臣根本听不进向导的话,他脑子里只想着怎样完成任务。而前面这一片大片的人类聚集地,对他来就是难点。

这个定居点,怎么也有一两千人,按照胡饶法,控弦能战的勇士,怎么都有四五百人。不管战力如何,王舜臣都没必要冒险。

现在的路程,向导所的,以及官家给他的地图,都表明,已经走了近七成的路程,没必要在这时候再去折损军卒。

“好汉,这条通达基本畅通了,从这里再往西,还有一个聚集点。由于这两处聚集点有些实力,这两处之间没有什么马匪了。咱们只需要通过去,再过了夏国的沙洲,的就能把这些货品卖出好价钱来!”

向导将好汉已经开始命令下属扎营了,越发喋喋不休起来。这一趟过去了,时间还能赶得上再折返回来。

向导也想在汴梁居住,有这些好汉帮忙,向导觉得,他就没必要再去巴格达了。巴格达哪能跟汴梁的繁华相比?

这些向导也想明白了,这帮好汉应该有很大的势力,能在汴梁找到他,在汴梁应该玩得转。他常居汴梁很有希望的。

王舜臣听着他叨叨的都有些心烦了,可现在他还不确定是不是直接把这子弄死算了。

“好汉,这种榅就是你们宋国的月氏还是大月氏的遗民。怎么呢,他们在前朝就习惯依附于强者。好汉,咱们展示一下能力,不定这些遗民臣役于咱们也不是不可能。”

“好汉,如果占据这片地方,适当的给黄头回纥点利益,不定咱们就能占下这块聚集点,比前面的据点好多了。不仅仅有水源地,就是房屋都是现成的,还有役民种田······”

向导想的有些兴奋,唾沫四溅,跟着王舜臣替王舜臣设想着未来······到那时,他只需要每年趁气候合适,随便跑两趟,其他时间就可以安心的居住在汴梁了。当然,偶尔住在这聚集点也行,再不用颠沛流离了。

他感觉这一次接的这活,简直无比的明智。可王舜臣感觉自己这队真倒霉,怎么摊上这么一个向导······

“彭老三,向导累了,招呼他歇歇!”

王舜臣是在是烦了,向导的叨叨都让他不能冷静思考······这是官家的话,遇事一定要冷静,他需要冷静思考。

“好嘞!”

一名负责戒严值守的军卒过来······

“好汉,我不累,都是骑马过来的,我真的不累。”

没人再搭理他了,彭老三会让他休息的,至于什么时候休息好,就看王舜臣什么时候冷静思考结束。

王舜臣最烦这种麻烦事,也就是,他根本不懂什么冷静思考。

思考啥?要是打战,他会考虑如何进攻,如何撤退,如何将胜利扩大,如何适可而止,包括伏击、阻击、正面攻击等等,他都能想得比较周全,可现在,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

有一点,他是肯定的,就凭他们五十人,肯定是不能这样冲进去。

他也想过,就照向导所的,直接以商贾的名义通过。这样确实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