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火器线索(1 / 2)

从各方面来对蔡卞的行为做判断,似乎蔡卞仅仅是一个有心人而已。可赵曦总是有些疑虑。

太子以及多有皇子出宫历练,这在朝堂是明事,是赵曦着为永例的,也是公布于众的。朝臣中有些操心的人,倒也得过去。

从这点上,蔡卞可以取消嫌疑。

可对于太子以及其他皇子的去向,以及任职情况,这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这是在一定范围内保密的。

礼部的建言是召太子回朝······这就明,是知晓太子并不在汴梁的事实。而且,此前太子任职宜州时,连续几届的参政,大朝会是要回朝的。

礼部建言召太子回朝,就意味着提出此建议者,知道太子目前的任职情况。

“中正,了解一下蔡京任职何地?”

“的了解过,蔡京任职荆湖路!”

荆湖路······成都路,似乎并不相干,然而赵曦却感觉自己就要找到相互之间的瓜葛了。

“尝试着看能不能将蔡氏兄弟的书信往来搞到手,注意不可暴露。”

······

当下前途最光明的正六品礼部郎中蔡卞家里失火了,对于汴梁而言,春夏之交走水的事故常发,并没人真当回事。

哪怕是蔡卞家的走水是从书房开始的,是因为其家丁因为忘记了熄灭烛火,也忘记了关闭窗户,导致烛火倒下后引燃了书籍,从而把整个书房点燃了。

巡捕扑灭的及时,走水受灾的范围仅仅限于书房······

后事没人关注了,就连议论的范围都很局限。

此事之后,如果关注朝堂细致入微的人就会发现,内阁大臣和部分议政,解除了部分家里奴仆的契约,哪怕是付出一定的赔偿也不在意。

“此事做的不好!”

赵曦并不知道内阁大臣和议政解除奴仆的事,王中正老老实实的汇报了。他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影响。

“的知罪!”

“把朝堂臣工家里的探知都撤出来吧,如今西北之地尚不安靖,把人都遣往西北任职吧。该有的补偿不要少了,从内府支取。”

原本是很隐秘的事,就这一次,就把整个体系全暴露了。唉······赵曦不得不做出个态度来。

于是,皇城司押班王中正罚俸一年,降两级,皇城司由石得一暂摄,并将此事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赵曦跟臣工们心照不宣,都在维护着那点脸面,并没有摆在台面上争论。

这种事,没凭没据,即便是心知肚明,也没法在台面上讲道理。王中正的惩罚,完全可以是因为太子遇袭事件的处置。

而拿到蔡京和蔡卞的家书,也确实很明白的明,蔡卞之所以在礼部建言,是因为其兄长蔡京的提示······认为这样的首倡,是交好太子的好办法。

家书中并没有提及太子任职的内容。

尽管赵曦已经基本有了方向,理由还是不充分。关键是,蔡京和蔡卞,都没有袭击太子的动机,从书信上反倒表达的是忠诚。

有点棘手,就是赵曦也感觉有点棘手。

“官家,工坊城苏议政求见······”

所谓工坊城的苏议政,是指苏颂,在赵曦眼里一个真正对整个时代有贡献的人,也是把赵曦那些乱七八糟碎片知识转化为这个时代知识的人。

nt

“子容······中正,快赐座······”

赵曦丢开了脑子里的那些肮脏事。跟苏颂闲聊,总是能让赵曦舒爽,这是一个无线接近科学的人,渊博的学识甚至让多了千年见识的赵曦也钦佩。

“官家,臣奏报关于兴庆、银夏乃至整个党项控制地区的勘探情况。官家,勘探情况并不乐观,在党项原控制区域,除石炭以外,暂时未勘测到其他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