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道始初解,树下传道(下)(1 / 2)

“师父!”

“道始初解的第一卷第九序记载,

若谓受气皆有一定,则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水蛎为蛉,荇苓为蛆,田鼠为鴽,腐草为萤,鼍之为虎,蛇之为龙,皆不然乎?”

“着这书上记载那些都是真的吗?”

宁舒雪眨巴眨巴眼睛,抬起头,问向许淮。

许淮听后,沉吟一会儿,道

“那你是相信,还是不相信这书上记载的众多生物呢?”

“嗯~~嗯”

宁舒雪明显是犯了难,先是点头,然后再摇头,一副举摆不定的样子。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况且但是书上有名有姓的记载,那为何不存在?”

“仅仅是因为没见过,就否认它们的存在吗。”

“况且,在岁月的更迭中,有些东西,早已物是人非,并非不存在,只是它们做出了改变,待到有朝一日,会重新复苏。”

许淮自顾自的说了一大段话,庞大的信息量,宁舒雪根本接受不过来,也不知是给她,还是对自己说的。

“奥…”

“那师父的意思是,书上记载的都是真的,对吧。”

虽说没大听懂,但宁舒雪还是抓住了重点,总结了出来。

“当然!”

许淮点了点头。

“对了,师父,还有一个就是,

书中从头至尾都会出现金丹一词,光光是一卷中,又出现了不下于三十次,这金丹又是什么?又代表什么意思?”

好不容易许淮有闲工夫给她讲解疑惑,舒雪自然是不肯放过,接连追问。

“金丹,又分外丹与内丹。”

“外丹,是用丹砂红色硫化汞与铅、硫黄等原料烧炼而成的黄色药金还丹其成品叫金丹。

道家认为服食以后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老。

如果说外金丹自有其实质,基本特性的话,那么对应的内金丹则是更倾向于虚无和飘渺。

“古时,有魏晋神仙之道,当中的著名大家道

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也就是说,金丹为至要,世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即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作药物,用神烧炼,道家认为使精、气、神凝聚可结成圣胎即可脱胎换骨而成。

这便是内金丹。”许淮放下茶杯,缓缓道来。

“师父,说了这么大堆,我还是不懂。”

“你刚刚初学,不懂是自然,以后慢慢的就知道了。

你只需记着一点,自唐宋以后,古籍中所说的金丹基本上是内金丹,道始初解上也同样如此。”

“这样,你可有明白?”许淮问向宁舒雪。

“明白了!”

紧接着,宁舒雪回应了一声。

“师父,这世上真的有神仙吗?我观三卷中,有许多是描写神仙的。

神仙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许淮轻轻一笑,

“世上本无仙,有的只是就成正果的人而已,至于长生不老,这太过夸张,还不至于这一步。

修道有成,功德圆满,到时可以延年益寿,区区几百年,也不在话下。”

…………………

这一个下午,师徒两就这样,在苍劲如龙的古桃树下,你问我答,传道授业,好一副自由自在。

石桌上,除了添置茶水用的器具,不知什么时候,小松鼠这个小家伙也跑了过来,坐在上面。

一副黑曜石般的眼睛,摇着毛茸茸般的小脑袋,仔细打量着二人,也像是专心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