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临京(1 / 2)

两位金甲卫使者一马当先,身后是几辆青蓬小马车,吱吱嘎嘎到了临京城门前。

金甲卫奉谕旨,出示令牌后,城门卫恭敬放行,车队缓缓进了城门。

城门上,煜王景潇带着贴身侍卫季航,面无表情注视车队进城门,一手扶着墙砖,一手负在身后。

“王爷,是否要属下跟随去见项公子?”季航问道。

景潇摇头,转身下城门。

金甲卫带着琉璃到户部复命,户部侍郎明大人亲自相迎请琉璃进去,说明了谕旨的缘由,派人带他们去店铺,让琉璃安置好之后,明日再来户部,商讨从庄国购粮之事。

琉璃恭敬答应,谢了两位金甲卫一路护送,辞别明侍郎由人引着去了铺子。

前世在临京生活了几十年,琉璃对这里的地界还是十分熟悉,坐在马车里不用向外看,也知道正去往东城。

临京城地处南北交汇的咽喉所在,正处在梁国南北向的中心,因为地域狭长,梁国东西两侧与周,晋,庄,徐,韩五国接壤,南部乌驼,北部贺兰,都会通过与梁国交易,平衡各国物产,因此临京是天下商家聚集之地。

即便如此,商贾仍然受轻视。

在临京北城是皇城,西城至北城间都是官宦宅邸,越接近皇城,越是品阶高的大臣府邸,出宫建府的皇子郡王们的宅院都是紧挨着皇城的。

东城则是最繁华的商铺街巷,东城与北皇城之间是各部官衙,十分集中,倒是利于办公,往来递送卷宗十分快捷。

四城中心的中城,以梁国宗庙建筑群为中心,宗庙前是供朝拜的广场,周边是五寺六科和督查院的官署。

至于南城则是平民百姓商贾人家的宅院,饶你再是富甲天下,也只能在这里买宅子,西城和北城是不能靠近的。

所以既然是去商铺,必然是东城,东城距离六部官衙也不算远。

马车停下,车夫打开车帘,木木扶着琉璃下车。

眼前是一栋三层楼阁的铺子,很是气派,雕梁画柱斗角飞檐,四扇宽大雕花红木门,透着乌沉沉的光。

琉璃左右看一眼,暗中咂舌,这地角这铺面,少说也要十万两银子,先留了个心眼,跟着差人进去。

“沈姑娘,这铺面是尚书大人亲自择选的,您以后可就是皇商了,咱们大人想着不能损了国威,挑了这条街上最好的一间铺子,沈姑娘可还满意?”差人态度十分恭敬,梁国的粮食还得看这姑娘的本事呢,他可不敢得罪。

“满意满意,不过,官爷,冒昧问一句,这要多少银子?我穷乡僻壤来的,怕是买不起这么好的铺子。”

琉璃一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抚摸着光亮的楼梯扶手。

“沈姑娘,这铺面也算是您的官商行署,应该……是送您用着的吧,这个在下不大清楚,明日大人会同姑娘说的。”差人想了想留了退路,说得含糊其辞。

琉璃谢过差人,反正也没付钱,要是太贵大不了就搬走,先让众人都进了铺子,打发走租的马车,安置众人住进后院。

后院极为宽敞,正房五间厢房六间,另有库房和杂物房,这几个住下倒并不局促。

行囊物品都带得齐全,大家一起动手,半个时辰后,各间房内床帐铺排好,便能住下了。

这时前面铺子有人叩门,项楠询问了琉璃,琉璃让他去开门,项楠打开门却见门外一溜的几辆牛车,拉着柴炭米粮蔬菜禽肉,前头站着两名婆子小厮。

“我等是奉了户部大人官令,特来伺候的,请问哪位是沈姑娘?”一位相貌周正唇角有痦子的婆子含笑问道。

项楠让她稍等,进去向琉璃说了,琉璃跟着走出来。

“这位便是沈姑娘?奴婢陈氏,我等是奉了户部明大人的令来伺候的,这些也是明大人令奴婢采买送过来的,请